新鮮人的求職信&履歷免費健檢計畫

MH
5 min readApr 24, 2020

--

寫完了上一篇〈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我?我該離職換工作嗎?〉,再加上最近疫情的關係,許多公司都凍結招募,正好可以趁這個時候準備自己的履歷,以備不時之需(?),所以想說推出個新嘗試,就是:

提供「免費的」求職信&履歷健檢服務!

但畢竟是免費的自願服務,會有一些規定,有興趣的人就參考看看吧,總之,希望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Photo by Van Tay Media on Unsplash

為什麼想要推出這個健檢計畫?

  1. 最初的想法很簡單,純粹是我個人的求職路充滿崎嶇……希望其他有類似背景或經驗的人,不用像我找工作找得這麼辛苦……
  2. 數據面來看,比較多人看的文章都跟求職&新鮮人 / 實習生相關,推測這方面的需求頗大,所以未來我想多寫這類主題,也就需要多找一些文章靈感。
  3. 承上,雖然這個部落格已有不少職場&求職文章,但終究只有個人經驗,為了讓未來的文章裡的案例更完善,所以想了解更多人的求職困難。

也就是說,我希望能直接幫助人,更希望能進一步從參與這個計畫的案例中得到寫作靈感,繼續協助更多人(所以必要時會從你的求職信或履歷中拿掉足以辨識身份的個資後作為案例)。

下面會詳列各種規矩,畢竟你得付出信任相信我這個陌生人;我也得花時間幫你找出求職信或履歷在撰寫上的盲點。如果你對這一切不夠信賴,建議你先看看我以前寫過的文章,尤其是這幾篇:

1. 一封好的求職信,讓你在用人主管的履歷海中脫穎而出
2. 實習生們,關於求職信,你還可以這樣寫(教學篇)
3. 實習生們,關於求職信,你還可以這樣寫(修改篇)
4. 關於「我來應徵貴公司是想學到更多」的思考
5. 關於「為什麼你要應徵我們公司/面試這個職缺」的背後涵義
6. 關於「我平常有在使用貴公司產品 / 服務」的進階版應徵說詞
7. 新鮮人找第一份工作,到底該注意什麼?

更多我寫過的文章,可以直接看這個〈文章目錄一覽表〉。

如果你認同我在文章中的觀點,或者相信我在撰寫求職信和履歷上的經驗,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計畫說明

  1. 即日起~2020/05/17 23:59 前,以這份 google 表單提供你的相關資料,以及中文的求職信 and/or 履歷
  2. 建議用桌面版網站填寫此份 google 表單,因為需要填寫的欄位蠻多
  3. 不論有無受理,我都會統一在 5/24 23:59 前以 email 回覆,預計最多受理 5 份
  4. 有受理者,會統一在 5/31 23:59 前以 email 回覆後續
  5. 如果這個計畫真的有成功收到回覆,之後再寫篇心得分享吧,如果沒有,那……就算了……

注意事項

  1. 提供的資料中,建議你拿掉本名、手機、地址等個人資訊
  2. 不收自傳
  3. 不會逐字幫你改,而是提供修改或精進方向
  4. 原則上只會回覆一次,不會來回討論和修改
  5. 建議你鎖定一間或數間想應徵的公司,這樣我修改時比較能夠對症下藥,否則求職信或履歷很容易改得太空泛
  6. 應徵職位是正職或實習皆可
  7. 「非」先搶先贏,請看以下優先條件
  8. (沒錯,這是一段消毒說明)我只是個任職於新創+軟體資訊產業的 PM,有行銷背景,「不是」專業人資或獵人頭,「沒有」受過專業的招聘訓練,但面試過不同職位(行銷、公關、專案經理、產品經理)與不同資歷(實習生、助理、專員、小主管)的應徵者,看過超過百封的求職信和履歷,作為第一關的篩選標準,多少還是有些經驗能分享。
  9. 其他沒想到的,就以我主觀認定為主……

優先條件

  1. 學生和工作經驗兩年內的新鮮人
  2. 有明確想應徵的公司
  3. 想應徵的是新創公司
  4. 想應徵的公司屬網路資訊產業
  5. 想應徵的職位是行銷(廣告、公關、企劃)或 PM(專案管理、產品管理)相關
  6. 收到健檢後續後,願意在個人社群分享求職心得者(部落格或社群平台(PTT、Dcard 等)尤佳,FB 或其他個人網站次之),主要是希望你也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7. 收到健檢後續後,願意再回信或用匿名表單告訴我這些建議有沒有幫助,或者分享你的心得,好的壞的都可,我只是想繼續優化這個計畫!

這個計畫適合怎樣的人

  1. 不太確定自己的求職信或履歷寫得如何,又不敢貼給親朋好友看的人
  2. 應徵了很多公司,但都石沈大海,很想知道到底哪裡出問題的人
  3. 沒寫過履歷或者沒有求職經驗,想知道業界人士怎麼看履歷的人

目前就想到這些,總之,請掌握一個大原則:

除了個資(本名、手機、地址)不須提供給我之外,其他表單中的選填問題,你若寫得越多,我越能了解你的情況,也就越能夠給予更具體的建議。

當然,這個計畫也是有職業道德的,這些求職資訊與目標僅作為計劃&未來部落格寫作題材之用,不會外流,所以你的現職老闆不會知道你要跳槽,我也不會把你的履歷張貼出來當成功案例,即使作為未來部落格寫作題材之用,也會拿掉足以識別出個人資訊的相關內容(如明確的公司名稱+職位),請放心。

再貼一次時間表:

  1. 即日起~2020/05/17 23:59 前,以 google 表單提供中文的求職信 and/or 履歷
  2. 5/24 前會回覆受理結果
  3. 5/31 前會回覆有被受理的人

最後放個 call to action:填表單去!

也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週邊需要求職信&履歷健檢的親朋好友!

Unlisted

--

--

MH
MH

Written by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