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上半年的工作檢討與學習

MH
10 min readJun 2, 2020

--

前言:這是一篇寫給自己的文章,有興趣了解一名菜鳥產品經理碎碎念的讀者是可以看一下啦,但大概無法讓你得到什麼知識就是了……。以往每季都會有個小檢討,但去年年底礙於職位轉變、今年年初接手新團隊,各種變動導致我也沒空好好記錄,只好趁這個時間點一併回味一下。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但在回顧 2020 年的前三分之一之前,先看看自己在 2019 年寫了些什麼:

2019 Q1 的工作檢討

Q1 以自己為主,覺得自己還有很多要成長的地方,所以專注在幫自己找定位並展現價值,因此,對 Q2 的期望有:

  1. ownership:為自己找到價值
  2. position:為自己找到定位
  3. active:更主動

2019 Q2 的工作檢討

Q2 覺得自己的能力提升後,真的站得比較穩、比較有信心了,且隨著培養出 ownership 精神、更主動接手任務,在團隊中的能見度也提高,也因此,期待進一步推展到團隊合作的部分,希望不只是能顧好自己,也能在跨部門合作時有所貢獻,甚至帶動跨部門的合作效率,進而列出了這些目標:

  1. 不帶預設立場,多溝通
  2. 部門之間的穿針引線
  3. 帶動士氣

2019 Q3 的工作檢討&當主管的反思與學習

Q3 負責招募了新團隊、建立內部工作流程,也成為部門主管,這時不只自己了,還有整個團隊要顧,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思考邏輯和溝通方式,跨部門專案一樣存在,同時也得兼顧團隊內部溝通。

在成為小主管之後的心得有:

  1. 當個盡責的夾心餅乾
  2. 團隊優先,個人次之
  3. 格局更大,思考層次更高
  4. 朋友 vs. 主管身份轉換
  5. 勇於承認錯誤

轉職成為 PM 後

至於 2020 的前半年,我從原本的課程專案經理轉調成為產品經理,工作內容也從課程產製改為產品改版優化與維運,團隊組成則包含其他產品經理和 UI/UX 設計師。

我將這陣子接手產品經理(兼產品團隊部門主管)碰到的挑戰分為 4 個層面:

  1. 自己:
    如何快速瞭解工作內容並上手 — — 畢竟純文組生要跟技術專業者對談,壓力真的超大
  2. 團隊:
    如何與不同職能的人溝通?如何找出這些同事的價值並有所發揮?如何促進同事間的共事默契與溝通效率?
  3. 跨部門:
    與實作端要協作、與需求端要溝通,需要在兩端之間找到平衡、兼顧雙方需求與目標
  4. 向上管理:
    產品運作直接對應到公司營收,產品排程則是對應到公司人力分配,壓力再度超爆大

而我怎麼克服呢?

先老實說,我至今仍沒有 100% 克服。

每次開完產品規格,都還是會有遺漏,需要依靠工程師或設計師提醒;開需求會議時,也總是有擋不過壓力而改變立場的時候;偶爾也會因為某些因素,被迫使得個案需求凌駕商業價值;請設計師出 mockup 後,仍會有當初沒考量到的情況,需要不斷來回修改。(講完發現自己真雷……)

但還是得樂觀地說:承認自己的不足是第一步,再來就是要相信並努力讓自己越做越好(也必須如此)。經過這三個多月的磨練,我也很清楚意識到,產品永遠無法一次到位,也永遠不會讓所有人滿意,但至少它可以漸漸逼近最佳解,而對我來說,這就是產品經理這工作最大的挑戰和成就感之一。

好的,那話說回來,到底該怎麼越做越「好」(或者說,越少出包)呢?

1. 自己:如何快速瞭解工作內容並上手

作為完全沒有技術背景的人,我知道自己絕對無法成為 technical PM,但以往做行銷的經驗,讓我可以抓住市場需求、理解商業目標。如果說 technical PM 是比較容易跟工程端溝通的角色,那我的角色可能就是比較懂得商業目標,較能夠跟需求端(行銷、業務和客服等)討論、進行跨部門溝通、處理一些 “people issue”,去了解他們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

另一方面,我也開始「考古」,在公司的各種共用文件夾中,拼湊出目前產品有的功能的使用流程、改版紀錄和現有進度,因為以往的人似乎沒什麼在管理,所以文件頗為散亂。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都亂成這樣了,是要怎麼救」,但我的態度是「雖然亂成這樣,但如果不著手整理,下一個接手的人就得跟我一樣成為無頭蒼蠅」,所以就花了些時間,盡量把現有的資料好好整理一番,缺漏的部分也盡量補上,畢竟文件能夠幫助各部門資訊同步,才不會造成資訊的誤解或落差,而在整理的過程中,也能夠幫助自己梳理出產品發展的脈絡和現有功能。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就是盡量從做中學、增加自己的資訊量,藉此更了解產品脈絡、降低出包的機會;與此同時,也得努力找出自己的優勢,幫自己找到定位。

2. 團隊:如何與不同職能的人溝通?如何找出這些同事的價值並有所發揮?如何促進同事間的共事默契與溝通效率?

除了害怕自己能力不足,我也不太知道該怎麼跟其他 PM 和設計師共事。以往我做行銷的時候,和設計師的溝通相對單純,就是一起設計一個單頁式的活動頁或一些廣告 banner,通常不會長期一起開發或改版一個產品。

但現在我是產品經理了,不論是在產品發想與規劃的前期階段,還是進入 wireframe 與 mockup 的中期,甚至是到後期實作與測試的時候,都得很密集跟設計師合作,也因此,雙方的默契非常重要。

很幸運的是,我目前合作的設計師們各有專長,也有各自讓我很信賴與借重的地方,雖然合作時間還不長,但我也努力摸索與他們相處的方式,以及他們習慣的共事流程,而要達到這件事,就得靠密集的溝通,有時是會議、有時是私下一對一聊聊、有時是關心工作進度,有時就只是瞎聊,用什麼方法都行,總之就是要不斷地溝通再溝通。

我在接手產品工作前,也請教過各方朋友,有設計師、工程師,也有行銷和產品經理,聽了很多他們內部團隊共事的方式與故事,比如:有設計師可能需要很清楚的方向與 spec,也有人希望 PM 不要給太多指示或參考,讓他自行發揮;有 PM 喜歡把 wireframe 做到很完整才討論,也有人有些初步想法就會丟出來,希望前期先找到共識再下去做……

但不論是哪種,我覺得核心原則還是盡量讓每個團隊成員都能「做自己」,並且讓其他團員成為他的「互補」。不過,這邊說的「做自己」並不是都順著他,而是盡量幫他爭取到他需要的資源,讓他能做最大限度的發揮。

比如說,如果我已經知道「給某位設計師更多的時間,他就能做出更好的成果」時,我就會盡量爭取多一點時間作為前期的設計討論;也有設計師會要求想要多一點參考資料,這些數據或資訊越完善,他規劃的東西也會越完整,那我就會盡量收集各方反饋、找各部門相關人士做簡單的訪談,或者比以往再多找一些競品的作法。

至於「互補」的部分,則是針對夥伴們較不擅長或者會忽略的地方,給予多一點協助。比如有人很擅長實作,但不太會簡報或表達自己的想法,那在開會討論時,就可以多幫他補充;或者團隊成員很容易猶豫不決,覺得各方意見都很重要,找不出平衡點,那就要協助「斷捨離」,做到真正的決策者的角色,並且勇敢地背負這個責任。(不過還是要強調啦,講是這樣講,很多課題我也還在克服中)

3. 跨部門:與實作端要協作、與需求端要溝通,需要在兩端之間找到平衡、兼顧雙方需求與目標

延續上面說的,既然我認為自己的優勢是可以理解需求端的商業目標,並「轉譯」為產品功能,所以我一接手 PM 工作後,第一時間就是趕快約各部門聊聊,先了解他們現在主要想解決的問題,以及各部門想要達到的階段性目標,接著再討論產品可以給予哪些協助,一起完成這些成果。

而這其中當然也包含工程部門,一般來說,通常是需求端打前鋒,產品和工程作為後備團隊給予資源協助,所以我最想了解的,就是工程部門以往在跟需求端以及產品部門共事時,最常碰到哪些問題,以及希望避免哪些狀況,結果工程師們的答案也幾乎是最常見的,比如需求變動、測試時才說功能不該這樣運作、上線後才要改東改西、出規格時流程不夠完整……等。

總之,跟各部門聊過以後,我發現以前的開發過程比較是 top-down,也就是公司高層需要什麼,PM 就直接開規格叫設計和工程實作,而公司高層對於實際功能不一定有很具體的想像,通常都是「看到之後,才知道是不是自己要的」,這也造成規格不斷變動的原因之一。

此外,不論是做之前還是之後,都沒有任何指標去衡量這件事情的目的和成效。當然造成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原因,這邊也沒必要抓戰犯,但既然知道有此「陋習」,我在接手後,就希望可以把這一套文化轉變為偏向 bottom-up,各部門可以發起想做的項目,經過大家討論後,只要符合公司策略與商業目標,就有實作機會。

而 bottom-up 文化建立起來後,各部門的需求變多了,產品團隊的挑戰就變成「找平衡」,如何用最少資源達到最大效益?如何堅定立場排優先順序? — — 比如行銷給了 A 需求、業務給了 B 需求,用什麼準則去判斷先做哪個需求?又,如果有其中一個需求不建議執行,要如何說服對應團隊?這都是我遇過的挑戰(但比較不好意思的是,目前產品功能持續優化或開發中,無法舉例分享)。

4. 向上管理:產品運作直接對應到公司營收,產品排程則是對應到公司人力分配

承接上面說的,要貫徹 bottom-up,取得高層的信任就很重要,在接手 PM 之前和之後,我都很密集地在跟高階主管與老闆開會,討論產品運作的現況、下一步的規劃以及重新培養彼此的合作默契,而這些過程都讓我意會到,如果你能展現足夠的專業(比如,在開會前我就會先想好我對會議內容的看法與規劃,而不是雙手空空去開會),基本上也能得到對應的信任,而只要老闆夠信任你,你也可以享有相對自由的發揮空間。

不過,當然也是有被砸隕石的時候ㄏㄏ,基本上我是個蠻堅持目標也蠻公平的人,同一個功能即使是不同人來求,結果都是一樣的。我認為團隊得共同擁有一把尺(也就是團隊用來衡量「是否做這件事」的指標),之後所有人都得用這把尺去衡量成效,比如公司目標是提升 MAU,而隕石任務的成果跟 MAU 無關,優先級就得降低,不能因為是高層發起的任務就取得快速通關。

但還是要再強調!這只是「基本上」,職場上就是充滿著很多個意外跟很多個例外……但至少有尺比沒尺好,如果連這把尺都沒有找出來,產品團隊等於連話語權都沒有,只能被瘋狂砸隕石;如果有個標準,至少還能夠試著跟高層溝通看看。

結語

綜合以上,作為產品經理兼產品團隊主管,最大的挑戰就是……每天都還是會遇到各種挑戰,要很密集溝通與思考,其實沒辦法只做 PM 的事,還要做主管的角色(人事相關、公司目標、團隊管理等),所以之前還跟同事開玩笑說:「我每天在公司應該有走到一萬步吧,好像在玩大地遊戲。」

然而,每天下班時,都很難確切地說自己的產出,畢竟很多新功能或優化的方向都還在思考階段,或者還在跟各部門討論,無法直接進入實做,而這種時期通常還蠻長的,所以偶爾就會陷入質疑:我真的是個對團隊有幫助的人嗎?

不過有時又會很狂妄地想說:我思考了這麼多、團隊成員給了這麼多意見,其他部門或公司高層的意見在哪裡呢?怎麼變成產品在驅動整間公司前進呢?

不論是哪種想法,我知道都過於極端,也可能過於主觀,所以也持續在找平衡,希望自己能夠對團隊更有貢獻,但同時也希望團隊是一起前進,而不是有特定的人在拉著團隊前進,這無論在哪個組織都是不健康的狀態。

最後,原本這篇文章的標題是「2020 過了三分之一」,斷斷續續寫了好久,想法也有點碎裂,這篇寫起來也不太順,總覺得卡卡的,所以拖到現在就六月了。而且這篇主要都是在講 PM 的 soft skills,都還沒提到功能實作或寫規格相關的 hard skills。不過這個之後有機會再另外分享吧,因為再拖下去可能連 Q3 也要過了,所以還是盡量潤飾一下,先求有再求好,至少先把上半年心得寫出來,下半年才有個對照。

就先這樣草率結尾啦,打完收工!

--

--

MH
MH

Written by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