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生活筆記] 來到新加坡工作 5 個月後的心境變化

MH
Oct 4, 2021

--

今年 4 月底,一人與一個行李箱抵達新加坡、搬進租屋處、採買生活用品與食材、跑了各種行政手續與健檢;5 月初,上工。

才到職兩週,新加坡疫情惡化,公司宣佈全員 WFH,於是我扛著一台 Mac Pro 回家,只是沒想到 WFH 就此成為常態。最近新加坡疫情再度升溫,2021 年 9 月的每日確診數甚至比去年同期還高,於是公司加強管制,進辦公室者還得出示快篩陰性證明。看來這沒完沒了的疫情與 WFH,還得持續一段時間……。

原本以為差異不至於太大的「海外工作」,實則是:

  1. 搬了家(台灣&住家裡→新加坡&租屋)
  2. 換了公司(百人以內規模的台灣本土新創→萬人規模的全球集團)
  3. 換了產品類型(to C→internal / to B)
  4. 換了常用語言(全中文→中英並用)
  5. 甚至還成為疫情受災戶,被迫換了辦公性質(25% WFH→90% WFH)

乍看之下可預期的各種變化,可能是自己當初太過輕率、沒做好太多心理建設,也可能是適應力不夠強,又或者是疫情帶來更多外在考驗與心理壓力,總之,生活與工作的樣貌差異度突然高到爆表,這篇就想來回顧一下這幾個月的心路歷程。

Photo by Susan Q Yin on Unsplash

上述變因綜合起來,就會導致以下這些挑戰:

1. 100% 的獨立生活

撇除大學住宿舍的四年,其他時間我都住在家裡,很少做家事、沒在管水電瓦斯費、沒處理過修繕雜事、沒追過垃圾車、完全不知道家裡一個月的開銷。總是順其自然地認為被單會自己換新、窗簾會自己變乾淨、碗會自己洗好晾乾、冰箱會自己填滿。對,名符其實的媽寶。

來到新加坡,自己組裝電風扇、燈泡壞了自己換、每天都要記得去樓下倒垃圾、每個月底自動自發上繳房租,還要定時確認冰箱裡的存糧夠不夠、什麼時候要採買水果與午晚餐食材、哪家超市賣得比較便宜。

老實說,我一向不喜歡也不擅長做這些家務,但現在不得不如此。諷刺地是,相信很多人從大學甚至高中就習慣這樣的獨立生活了,而我居然是出海工作後,才真正長大。

2. 從零建立生活圈

所謂的生活「圈」,是由環境、儀式、周圍的人事物共同組成。以前在台灣,有同事、前同事、各種時期認識的朋友與家人;即使不想要社交生活,也有自己喜歡的私藏景點,比如誠品、家裡附近的圖書館、某家適合一人用餐的咖啡廳或餐廳、某個河濱公園、某條散步路線等。

隻身一人來到新加坡,等於把生活圈與人際網絡打掉重建,得重新挖掘租屋處附近的景點、從頭探勘值得一去的咖啡廳與餐廳、從零尋找各種新人脈與朋友。

再加上疫情,來到新加坡不到一個月,政府馬上宣布禁止內用,等於殲滅了許多交際聚會;後來放寬為兩人聚會、再放寬為五人聚會,前陣子終於有和一群台灣朋友一起吃飯的機會。但礙於疫情、交友圈極為有限以及外食費用高,目前也不太可能像在台灣一樣,能夠幾乎每週都和不同朋友聚會吃飯。

所以回過頭來說,獨自在異鄉生活,會更需要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與興趣,有固定會去逛的地方也好、養成運動習慣也好,總之就是要一直幫自己找事做,不然很容易陷入空虛的生活輪迴……。

3. 適應新語言與各種英文腔調

我只是個土生土長的國產大學畢業生,英文並非母語,沒出國交換或唸書、在台灣也沒有用英文工作過,在各家本土企業累積工作了近 7 年,才在一週之內、幾乎毫無準備之下,突然飛到新加坡這個英文化小島工作。

但仔細一想,也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現在公司同事來自亞洲各國,印尼、越南、中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工作時在群組溝通與中大型會議雖都用英文,但如果剛好共事的同事也是中文母語者,就會直接打中文或講中文。這讓我稍微有喘息的機會,比如有時聽不懂其他同事在說什麼,至少還有人可以問。或者用英文說不清楚時,還可以「作弊」改用中文。

4. 習慣 WFH 的諸多不便

這次的疫情,剛開始看似只是一場全球性傳染病,但實則是對於整個生活模式的考驗,到現在快要兩年了(天哪),相信大家都感受到,疫情已顛覆且全面改變了地球人的生活。

一剛開始只是遠端工作,所以連帶地,也只會覺得突然「上班時好像有點安靜」,但後來會發現,自己對於環境噪音更敏感,以前從沒注意過附近的幼稚園、樓下的小販、樓梯間的鄰居、隔壁社區的裝潢,某天突然發現這些噪音都好清楚。

此外,有時也會覺得有點孤單——轉頭沒有同事可以聊天、午餐沒人一起吃、下班不會有人一起離開辦公室。久而久之,有些人習慣了,但也有同事在群組直接貼出心理健康的連結,表示自己有很深的孤寂感……。

除了心理上的負擔,遠端工作對於體力也是考驗。實體共事更容易看到表情與肢體,再加上零時間差、零斷訊,溝通效率通常就好;遠端就不一樣了,一場會議還沒進入正題,得先花許多時間確認鏡頭開了沒、大家是否聽得清楚、還有誰沒進會議室、誰的背景音太干擾、誰家門鈴響了,剛好有包裹需要簽收……,各種環境與硬體設備都成為影響會議效率的變因。

好不容易一場會議結束,接著是另個群組有人以文字發問,落落長的英文看了好吃力,有些詞句看不懂,還得反問 “do you mean….#$%?” 對方再回一串落落長的圖文,最後說一聲 “would you like to #$%?” 一來一往真的好累,這輩子還沒在一天之內打過這麼多字。

而且,文字難以完全乘載說話者的表情、語氣、個性,一句 “could you help to do $%^?” 可能是禮貌尋求協助,也可能是強裝禮貌但其實快發火,又或者根本是偽裝成問句的命令,遠端工作看不到臉、聽不到語氣,光是揣測來意就好累。

結尾

講了這麼多,說穿了就是想記錄這五個月以來,自己如何「習慣各種不習慣」。至於到底該怎麼習慣,其實似乎也沒什麼秘訣或捷徑,就是需要時間而已。

幾週前,新加坡再度頒布禁令,要求所有公司讓員工 WFH,減少人與人接觸的機會。同事說遠端工作好孤寂,我心裡想,那在異鄉遠端工作的自己,似乎全身細胞也變得更敏銳,對於任何負面的心理感受好像都加倍了。

開始工作的前兩個月特別煎熬,會覺得上面這幾種挑戰很容易彼此串連,最後組成一個惡性循環。比如原本英文聽力就不好的我,再加上遠端工作得隔著螢幕與耳機,更難消化各國千奇百怪的英文口音。一場會議下來,沒多少字聽得懂,開完後好挫折,但也只能在下班後頻頻看 youtube 影片惡補英聽能力。

更慘的是,有比較有傷害,周圍的同事或朋友都已來星一陣子,有些人甚至待了十多年,用英文的時間比用中文還多,雖不是母語者,但英文已快變成反射動作,不像我還要經過腦中的層層消化與轉譯。

心裡煎熬了很久,熬過八小時,終於下班。但人在異國,無法像以前在台北一樣,6 點下班,7 點就抵達第二現場,和某個好友在某家餐廳大吃大喝、自在地用中文母語抱怨辦公室各種瞎事。

但反正,不管好的壞的,也就是這樣過了快半年。若要說出國工作學到些什麼職場技能,目前還不敢妄論;但至少生活與心理上,好像進入到另一個階段,更懂得所謂的「獨立」,也更能面對「單獨」這件事 — —更懂得所謂的一個人面對、處理問題,並且能一個人理解、接受並消化各種情緒。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