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生活筆記] 新加坡生活&工作的第一個月

First month in Singapore

MH
10 min readJul 8, 2021

前言&一些碎念

其實在確定要寫這個主題,甚至是直到發佈這篇文章前,內心猶豫蠻久的。一直以來都覺得「書寫」是一個自我療癒、但又過度赤裸的過程,文字可以作為客觀事實的載體,但也是表露主觀意識的媒介,很多時候旁人會解讀出另種意思;或者很多時候自以為字斟句酌,但字裡行間還是洩露了某種情緒,總之,公開寫作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決心吧。

之所以會在這篇文章特別點出這件事,是因為我來新加坡的第一個月,內心時常充滿各種負面情緒與壓力,甚至直到現在也常常是如此;但這些感受並不來自於外在 — — 事實上,新公司的同事、主管都很友善,工作環境與公司文化也不錯,生活中也有當地朋友和房東時不時的關心問候。客觀來說,並沒什麼需要特別煩惱。

然而,有比較就有傷害,雖然現況不差,但畢竟工作上就是面臨很多變動 — — 公司規模、工作語言、產品類型、開發流程、合作對象都不一樣,所以仍有很多要適應的地方。加上周圍有許多能幹的同事,自然也會希望自己能趕快趕上他們,真正成為團隊的即戰力。另外,畢竟熬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順利「出海」,出發前對自己也設了一些期待,總是會希望趕快達標。

綜合以上各種原因,內心壓力滿滿滿,連帶地也影響到睡眠和情緒穩定性。現在過了兩個月,隨著第一個產品專案正式開跑(kick off)、同時也接下第二個產品專案,儘管仍持續在處理各種階段會湧現出的不同的負面情緒,但已累積些心得,就想趁記憶猶新時,來整理一下出海後第一個月的(自認的)超難熬時期。

Photo by Külli Kittus on Unsplash

生活

以個人經驗來說,對比於「工作」,「生活」上的適應反而沒什麼問題。一來新加坡仍是華人為主的社會,走在路上並不會有一種「真的出國了」的感覺,畢竟很多時候都還是可以看到或講到中文;二來是因為本身也不是太熱衷社交的人,以前在台灣時,就很常平日下班回家耍廢、週末在家大睡,所以即使到一個人生地不熟、需要重新建立人際網絡的新地方,也不會有一種「怎麼辦?沒有朋友可以陪我出去玩……」的孤獨感。

但這不是說 100% 瞬間完全適應異地生活,偶爾還是會覺得有點孤單,不過拜科技所賜(加上台灣疫情……),在台灣仍處於三級警戒的這段時間,大家大概宅在家都快瘋了吧,所以週末時很常線上視訊,也意外地讓我這個遙在新加坡的人有很多機會跟台灣人們聊天。

但即使如此,到了一個新地方,總是要努力創造一些心理或地理上的「連結」,進而形成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也才能更加適應吧。而我目前是這樣做的:

1. 多熟悉周圍環境

身為一個頗愛走路的人,雖然方向感奇差無比,但反正有網路 + google map 就萬事沒問題,所以週末或平日晚上,只要帶著一支手機就能出門瞎晃了。透過走路,也可以逐漸觀察當地人的穿著、大家都開什麼車、街上有哪些常見的商店,有時還會意外發現一些餐廳(雖然疫情期間,目前餐廳也不能內用……)或新景點。

在台灣時,我住在台北,所以很常在敦化南路(誠品仁愛圓環到基隆路那一整條)騎 ubike 或散步,雖然車流量不少,但至少人行道可走,且整條路上也有許多綠樹,那應該是我最喜歡的台北小去處之一。

到新加坡後,剛好住家後面有許多步道,幾乎每天晚上吃飽都會去走走,有時邊散步邊聽 podcast 練英聽,有時就是快走流汗當運動。終點通常是一個有木棧道的制高點,可以在那裡俯瞰新加坡某一邊的海灣與夜景,有時也會在那邊發呆或想事情,算是把那邊當作新加坡版的個人小去處了吧。

2. 參見 google 大神

來到異地,通常都是人生地不熟,所以這時 google 就是最好的朋友了!如果剛好是到新加坡,這裡其實是個華人非常多的國家,雖然台灣人仍是一小部分,但與台灣人生活模式相近、語言差不多的中國人可是超級多!所以網路論壇都有很多討論串,再小的生活瑣事都會有過來人的心得可以參考,比如:到哪家銀行開戶比較好、辦哪家電信的門號、想買繁體書去哪、vegan 推薦餐廳等,都能找到資料。

3. 找到真人在地嚮導

很幸運的是,我在剛來新加坡的時候就有朋友接風,有人是新加坡人、有人是比我早來到新加坡工作、有人則是剛好住在我現在的租屋處附近,所以在剛到新加坡時,只要有生活相關問題 — — 比如:哪裡可以買到雞肉、哪裡買寢具、哪裡有越南料理……這些在 google 上(竟然)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我都很厚臉皮拿去問他們。

工作

講完生活面,再來提一下(讓我最頭痛的)工作上面臨的挑戰。

1. 公司規模

我之前在台灣待的公司多半都是中小型新創,大致上就是 30+ 人的規模,最大也不超過百人,跟我同職位的頂多 2~3 人。加上因為在前間公司有主管職,很多流程變得更加簡單,甚至不用往上請示,自己有蠻大部分的決策空間。

相較之下,現在的公司是個跨國的萬人集團,大公司免不了的就是分工細、流程多,要完成一件事情,不只牽涉到很多部門,還可能要找到海峽另一端的某個國家的某個部門,整個溝通流程繁複許多,每天都很像在玩大地遊戲,找完一個關主,又得出發前往去找下一個人……

雖然「公司規模會讓決策流程變得很不一樣」這件事再合理不過,但實際上碰到這樣的巨幅改變,還是需要花蠻多時間適應的。

老實說,我在第一個月(甚至現在仍是)花了非常多時間在摸索並拿捏「哪些事情需要問主管、哪些不用」這件事,因為多問怕顯得自己很菜或者很不敢做決定;少問又可能因為太過自以為而闖禍(也的確闖過禍了),要找到一個剛剛好的平衡,真的是蠻困難。

2. 合作對象

正因為公司大,部門分工也更細緻,相較之前在小公司都是設計師一人兼做 UI+UX,現職公司則是 UI 和 UX 分開,所以也讓我也有了第一次和 UX 合作的機會。

以共事流程來說,UX 會跟 PM 一起處理超多產品前置作業,包括梳理 user flow、釐清各種極端狀況與對應邏輯,最重要的是 UX 會出 wireframe(ux flow),所以在產品專案正式開跑(kick off)前,PM 最主要負責的就是最前期的「整理需求 + 寫 PRD」與後期的「確認 wireframe / ux flow」,再也不用出 wireframe,也不一定要盤點每個欄位的規則。

剛開始我很怕會跟 UX 作重工,或者反而會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所以在第一次開會時,我就很明白地跟 UX 說明我的狀況,也請他不用客氣,有 PM 可出力的地方,就盡量跟我說!

後來也發現,UX 雖然會把整個流程順好,但其中仍有許多細節需要由 PM 找相關人討論,或者整個 ux flow 也得由 PM 檢查並作最終確認,所以在整個過程中,PM 會有超~~~多要跟 UX 討論的機會,像我接手第一個專案以來,一個月內應該跟 UX 至少開了 10 次會議吧!

總之,PM 的工作量確實會因為 UX 的存在而減輕,也因此會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整個產品的目標與策略(理想上啦,這個之後有機會再說)。

3. 產品類型

之前做的都是 to C 產品,連 to B 的都沒碰過,加上自認蠻喜歡 C 端產品的快速迭代節奏、直接面臨到消費者、自己更有可能成為使用者,所以當初也都找自己有興趣的產品的公司。

然而經過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後,我在現職公司負責的是內部產品(internal product),比如人員考核、出缺勤、報帳核銷等系統。從 to C 一下變成 internal,原本行銷出身的我,自認對於產品的商業目標、市場定位頗擅長,也稍微有些商業嗅覺,能夠用很市場 / 行銷的語言和思維跟需求端討論需求。

然而,內部產品對於能否營利、有多少 DAU、競手怎麼做都不是重點,更多時候需要的是跟技術端溝通,達到易用性與穩定性,讓內部同仁便於使用。但我是技術麻瓜啊,所以直到現在都還是很頭痛,甚至有一種少一隻手的感覺……覺得自己來到一個沒有那麼喜歡、也沒有那麼擅長的新領域。

總之,關於這個改變,坦白說,目前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法,也還在摸索自己對於內部產品的興趣,但反正現在就是盡力而為、盡量學習囉!

4. 工作語言

承上,因為沒有技術底,所以從事 PM 職務時,我一直對於自己的溝通技能、利益關係人管理、商業思維「相對」有自信,也認為這些 “People Skills” 是讓沒有技術的我能夠勝任 PM 一職的重要元素。

但來到新加坡後,工作語言變成英文,作為中文母語者,以前可以很直覺地透過各種用字遣詞跟不同的人溝通,現在再度武功全廢,又少一隻手了……

畢竟,一來我的英文能力僅限日常對話,很多時候連產品 / 設計 / 技術的專業術語都不太知道,更何況還要用英文去砍需求、跟工程師討價還價、跟設計師壓時程、跟主管要資源,根本天方夜譚;二來同事來自各國,大家的文化背景、習慣的溝通方式都不一樣,再加上各國口音不同,要聽懂都難了,而且以前跟臺灣人相處的那套,原地搬來新加坡很可能「水土不服」,所以整個溝通系統又要打掉重練。

總之,「語言」讓我感受到無比巨大的打擊,雖然過來人都說「會慢慢習慣的」,但我仍在努力建立一套方法論,希望能找到相對速成的方法,否則這樣下去真的太煎熬了。

結尾

講了工作上的一些挑戰,最後提一下在新加坡的整體工作與生活吧,以下兩個心態 / 習慣是我會不斷提醒自己的事情,也跟其他異鄉遊子(或即將成為異鄉遊子)的人分享:

1. 跟親友保持聯絡,但也保持距離

在剛開始到達新加坡時,第一週忙著找麻煩,第二週就是新工作報到了,每天除了要處理各種行政手續,還要面對生活與工作上的各種差異,其實整個人都處於很消耗的狀態,有時甚至會因此更想家 — — 但後來發現,想的不一定是家,而是那個熟悉的舒適圈。

當初,幾位在海外工作多年的朋友都建議:記得固定頻率和台灣的親友保持聯絡,維持原本的人際網絡,不要讓自己馬上失去社交圈。

但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太密集地聯繫,其實思鄉情緒會更濃,會想隨時知道那邊發生什麼事,甚至會變相疏忽自己在異地的生活,所以目前其實就是維持原本和親友聊天的頻率。

另一方面,對於在新生活圈認識的人也是如此,之前文章好像有寫到,我目前租屋的地方是跟房東同住,整個房子就我們兩人,但因為生活習慣與作息不太一樣,我們也因此保持著友善良好、但不會過於親密的互動,比如每天早上會打招呼,晚上回家如果有見到面,很偶爾也會一起在餐廳小聊一下,然後就各自回房間。

另外,由於我對異地的時事或文化、政策等都會很好奇,所以有時也會問他對於新加坡生活的一些想法,但同時間也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一直巴著人家,畢竟距離產生美感嘛,而且也不知道對方是否想聊。

總之,目前在異地生活下來的感覺是,要「勇於互動,但也不要太依賴互動」。如果有些情緒真的需要出口,還是可以找親朋好友聊聊,但總不能每次都在第一時間就找他們,畢竟人在異地、自己生活,很多事情還是得靠自己去消化、解決。

2. 開放心胸,多觀察、少比較

每次出國 — — 不管是短程旅行還是像現在的中長程工作生活,我總會忍不住觀察當地與台灣的差別,希望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多看、多吸收,有時難免會想要比較,但要提醒自己:兩地只是「不一樣」,不一定有所謂的「好」或「不好」。

發現好的地方當然不錯,但如果是看到不好的,可能會產生「那我幹嘛來這」、「好想念台灣的 %^&*」的負面心態。

大家在媒體看到的新加坡可能是乾淨、先進、富裕,尤其現在疫情期間,許多媒體也不斷介紹新加坡的防疫政策與做法,但一個地方一定有好也有壞、有優點就有缺點,「到新加坡工作」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收入增加、生活品質提高、能接觸國際化環境的優質選擇,我也不諱言,確實物質上來看的確是如此;但其實做為「外籍工作者」,生活或工作中仍有很多不適應(上面列了一堆),甚至也有許多人是「犧牲」一些東西才來到這裡。

總之,這篇文章只是想試圖直白地分享目前在海外工作的一些心情,之後再來寫一篇「我們以為的新加坡」好了,可以來聊聊做為外籍工作者,我觀察到的新加坡「實際上」的樣子。

--

--

MH
MH

Written by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