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要怎麼點技能樹?

MH
Oct 17, 2021

--

應該有許多上班族在某個職能上投入一段時間後,總會想著:「下一步還能幹嘛?」

以我自己為例,做了一年多的公關後,終於被一些記者記得、寫的公關稿很少被客戶退了、辦記者會越來越上手,接著就會想說:「那之後還要做什麼呢?」

又或者做了快三年的行銷後,每天淹沒在各種異業合作的提案書、填不完的數據追蹤表格、一檔接一檔的策展活動、無盡的臉書廣告貼文,當時也常想:「我還能做什麼呢?」

會有上述這些想法,可能是市場競爭激烈、可能是同事之間的上進氣氛使然,也可能是周圍的資訊太過爆炸、朋友們的職涯也不斷前進或擴展,又或者純粹是自己不甘於待在原地,所以,即使我轉職成為產品經理還不到兩年,也常在思考:「該再學些什麼東西才好?」

這篇沒有要談知識焦慮、學習恐慌或什麼冒牌者症候群,沒有要聊 “why”,只想深究這個 “how”,也就是純粹想就實際面、站在這個「產品經理還想要繼續學東西」的前提,聊聊「作為產品經理,要怎麼點技能樹」。

Photo by veeterzy on Unsplash

論「產品經理」這個職能的專業技能

在談「作為產品經理,要怎麼點技能樹」,應該先好好定義「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本身,需要有哪些技能。

攤開產品經理的徵才條件說明,要會寫產品規格文件、善於跨團隊合作溝通與利益關係人管理、懂得將需求轉為功能規劃,還要能為這些功能優先排序、數據追蹤分析,當然,有時也得負責前期的用戶訪談與市場研究。

事實上,光是上面列的這些,就已經和其他職能的工作內容有部份重疊,或許這也是許多人常覺得產品經理就是「什麼都略懂、但什麼都不精通」的一種存在。

註:有時也是因為如此,許多職位轉職到產品經理的門檻並不算太高,而產品經理要轉職到其他「原本就有重疊到工作內容」的職位也不難。

同樣的道理,應該就不難想像為什麼行政職的薪水通常偏低,而技術職的身價水漲船高,這跟該職位的取代性與進入門檻有很大的關係。

然而,上述產品經理要做的事,並非單靠一人之力就能做好,得與許多部門協作。而要和這些部門協作,就得懂他們的語言、懂他們的專業。

如上圖所列,產品經理若要規劃某個新功能,可能得和行銷部門合作,確認這個功能是否會影響行銷的目標與追蹤指標,所以,還得先搞懂行銷追蹤的指標有哪些、哪些行銷會造成指標的異動。

又或者,產品經理要改版某個頁面與使用者動線,那就得先和設計師確認版面規劃、會不會影響到用戶體驗,在實作之前,也必須與工程師確認這些提案是否可行,有沒有技術上的難度或疑慮。

所以,其實「什麼都得略懂」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畢竟「產品」定義何其廣、會涉及到的部門也非常多,每和一種部門溝通,就得切換不同的思維與交流語言,這就很考驗產品經理的「變色龍」能力;甚至可以說,「產品經理」本身就近乎是一種「職能混血」的存在了。

產品經理的無盡學習路

正因為產品經理本身就須涵蓋多面向的技能,這帶來的壞處是:產品經理「可能」可以「什麼都不太精通」,但不能「有任何一個技能不通」,所以要學的東西真的頗多。

比如有人很擅長做專案與時程管理,但對於團隊溝通一竅不通、完全沒有團隊精神與合作的概念,這種「自幹型同事」就不太適合做產品經理;又或者有人反而是「公關型同事」,講起任何事總有一套話術、永遠保持職業笑容,但其實不管是對於設計、工程、行銷、數據、專案管理都一竅不通,這種人當起產品經理也不太適合(雖然據說很多公司都有這種人),通常會讓團隊的成長曲線趨緩、溝通效率降低。

講完壞處,再來說說好處。正因為要學的東西很多,所以對於好奇心旺盛、熱愛學習的人來說,從事產品經理的一路上,應該會發現自己永遠都有新東西可以學。

比如我剛開始轉職成為產品經理時,第一次要跟那麼多公司內部部門共事與溝通(財務、法務、人資、工程、設計、行銷、業務等),就花了許多時間理解各部門的業務內容與目標,逐漸學習跟每個人溝通的方式與邏輯。

過一陣子後,團隊溝通較上手了,又接著想多了解一點 UIUX 的東西,所以會跟著加入一些用戶訪談,拿到設計師的 wireframe 時,也會多問一些問題,讓自己了解設計師與產品經理的思路有哪裡不同,比如按鈕為什麼要這樣擺放、各頁面的排版邏輯等。

現在加入新公司半年了,隨著與 UX 設計師的合作越來越密切,我也逐漸發現自己很常在「文案」卡關。沒錯,就是文案,而且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那種「你確定要關閉視窗嗎?」的那種系統自動文案。

老實說,在台灣工作時,不曾為了「寫文案」這件事煩惱。倒不是說文筆多好,而是當時根本沒多想,覺得語句只要通順、意思正確、簡潔清楚即可。但現在要為全英文系統寫文案,即使是一句「你確定要關閉視窗嗎?」都要思考很久 — — 這樣文法對嗎?即使文法對了,但用法夠道地嗎?會不會太拗口?會不會顯露出台式英文的感覺?

加上內部系統百百種,前幾篇文章也談過,使用者角色很多種、操作案例很多種,對應到的文案也有超多種,累積下來可能有好幾十句要寫,我跟公司大多數的 UX 設計師一樣,都非英文母語使用者,這類的 “UX writing” 真的難倒我們。

因此,我還找了一堆文章和線上課程,發現 UX writing 和 microcopy 居然也是一門學問 — — 不是說這不重要,只是沒想到有這些專有名詞來稱呼「網站裡各種系統文案」的集合體。(這就成為了我近期最新的學習重心,之後有機會再來分享)

總之,產品經理必備技能固然多且雜,但無形中這樣的工作特性也為了我們鋪了很多路,可以任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部分持續鑽研;更幸運的是,我們甚至在原本的工作上就能繼續體驗新的工作內容,而不用付出轉換職涯的機會成本。

產品經理的技能樹

再來,終於要回到文章的主題了:產品經理應該要怎麼點技能樹?如果要點,應該要從哪些技能下手?大致上,可以先把自己的職涯角色畫分為以下 4 種:

1. I 型人

特色:縱向挖深產品經理專業領域技能

這也是最基本的職涯發展方向。

I 型人

2. 斜槓人

特色:在原有職位上多樣化嘗試、尋找多種興趣的延伸,這些嘗試與興趣不一定要和原本工作有關。

如果做得有聲有色,甚至還能因此開創自己的副業。比如利用下班時間經營自媒體、週末從事各種休閒活動或接案等,如:產品經理 / youtuber、前端工程師 / 業餘攀岩家、設計師 / 婚紗攝影師。

3. T 型人

特色:縱向挖深產品經理專業領域技能、橫向囊括產品經理周邊知識

T 型人

這就是 I 型人的延伸,I 是縱向挖深,在 I 的上方左右延伸,變出一條橫槓「一」,組裝成為字母 T。這或許更像是現今工作者的主流樣貌,不論自願與否,不可否認的是,在分工日趨精細化的同時,每個人看似能更專注在更小範圍、更深入的工作內容,但其實這也代表每個人和其他人接觸的節點變多了。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是一個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A 是 PM 兼前端兼後端兼 UIUX,B 是老闆,A 自己就能把公司網站變出來,只要定時回報給 B 就好。但如果分工精細化,A 專門做前端,C 做後端、D 做 UI、E 做 UX、F 當 PM,B 一樣是老闆,那 A 要接觸到的人明顯就多很多了,這也代表 A 得用 BCDEF 各自能夠聽懂的語言,跟他們解釋與網站相關的工作內容。

4. π 型人 / ㄇ型人

特色:縱向挖深產品經理專業領域技能、橫向囊括產品經理周邊知識,然後再另外開闢另一項專業領域技能

π 型人 / ㄇ型人

要成為一個 T 型人已經夠辛苦了,但前陣子新聞媒體上還報導了「π 型人才 / ㄇ型人才」,也就是一個職場工作者有一項專業技能、一項跨領域技能還不夠,還得培養另一個深入的專業技能。

往好處想,這有點像是「買保險」的概念,萬一哪天機器取代了某項專業技能,至少還有另一項可以讓自己在人力市場上保有競爭優勢;又或者哪天工作做膩了,還可以去嘗試另一項專業技能的工作。

結論

講到這,可能有人會想說:「所以作為產品經理,要怎麼點技能樹?」

老實說,這問題跟「產品經理需要懂技術嗎?」很類似:若完全從個人偏好出發,那就是看自己對哪些方面的知識有興趣,就去多研究一點;若從功利導向思考,那就看哪些技能會幫自己的職涯加分,就去學那些。

但想特別提醒的是,無論想點哪些技能樹,原來的本業都是「基礎中的基礎」。若本職是產品經理,就先把手上的東西做好、完成團隊與各個利益關係人對自己的期待、達成產品目標,接著再去思考自己有哪些周邊知識可以補齊。

這些技能樹就像是產品經理的「副業」,它們是額外收入、是井上添花、是「有了會更好」的周邊知識,但無法「雪中送炭」。

也就是說,如果本業(產品經理)沒做好,懂再多設計原理、前端知識、數據分析都沒用,畢竟這些東西已是其他人的「本業」,產品經理懂得再多,通常也難以取代真正在做設計師、前端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的人;但很明顯地,如果產品經理為了這些副業耽擱原本工作,或者使得原本的工作能力停滯不前,最後被取代的可能是自己。

最後的最後,如果自己想學的太多,或者另一個極端 — — 不知道該學什麼,個人的建議會是:先看看自己在工作上有哪些不足,比如平常主管最常提點哪些事、考核時同事都會建議哪些點、工作時自己最常漏掉哪個部分、覺得哪些工作最有挑戰性或難以上手,就以這些為起始點吧。

因為這些既然是自己覺得最明顯的,那通常代表:若改善後,自己也會更容易有成就感。此外,若以功利面來說,這樣的成果也很容易被團隊與主管注意到,便有可能更容易得到對應的肯定。

--

--

MH
MH

Written by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