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生活筆記] 大多數人以為的新加坡 vs. 實際上的新加坡

MH
12 min readJul 29, 2021

--

從 2021 年 4 月底到現在,也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幾個月了,工作上一樣沒有太多好寫(到底是多沒長進),但還是希望維持寫作習慣,所以就來寫點生活觀察筆記吧。這篇想聊聊「大多數(台灣)人以為的新加坡 vs. 實際上的新加坡」。

每當講到新加坡,大家應該腦中都會浮現一些關鍵字 #花園城市 #嚴刑峻法 #魚尾獅 #富有 #面積很小,但一個國家一定有他們想呈現的一面,也有他們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一面,或者有時因為一些形象太過強烈、出名,大家也會忽略其他其實也很有特色的小地方。

總之呢,以下就列出一些個人覺得大家可能對於新加坡有的(刻板)印象,以及實際上的樣貌。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1. 市容整齊、乾淨?

可能因為新加坡「嚴刑峻法」的印象深植人心,所以大家會覺得新加坡很乾淨,但事實上,我倒覺得新加坡的乾淨是來自於「有人收拾垃圾」,而不是「大家都很有公德心,不會亂丟垃圾」。

回想起自己在台灣居住的經驗,以前不管是在社區大樓的電梯裡、樓梯間、一樓中庭等,印象中都不太會看到垃圾。而現在在新加坡,我是住在政府的組屋(HDB),出門時不管是搭電梯還是走樓梯,幾乎每次!大概 85% 以上吧!都會看到垃圾!

每次出門都還是會有一種「到底為什麼?」的困惑感,因為照理說,非住戶不會來搭電梯或走樓梯,但住戶如果要丟垃圾,一樓有很多垃圾桶,自己家也有垃圾桶,到底為什麼要把垃圾丟在電梯裡或樓梯間???

前幾週在信箱收到類似管委會的單位發出的傳單,內容大致上是說,有人反映這棟組屋的高樓處有人亂丟垃圾,這樣做很沒有公德心,苦口婆心勸導大家不要從家裡把垃圾往樓下丟。看完傳單時,內心真的是困惑無比,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怎麼連最基本的環境衛生都還要從頭教起……

此外,走在新加坡的路上,也常出現 “no littering(禁止亂丟垃圾)” 的警示。有這個警示,想必就是當地常出現這個狀況吧,所以或多或少可能也驗證了上述提到「新加坡隨地都有垃圾」這件事情。

至於隨處常常可見垃圾的原因,有篇 2015 年的文章〈Why is littering still a problem in Singapore?〉是這樣說的,其中提到一些(個人覺得超級匪夷所思的)新加坡人對於亂丟垃圾的見解,不過畢竟時間有點久了,或許這幾年有慢慢好轉也不一定,總之就當作參考吧:

1. With cleaners out every day to sweep up trash, many people have developed the mindset that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somewhere, to pick up after them.
因為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會有清潔工負責撿垃圾,所以就覺得亂丟垃圾也沒差,反正總會有人收拾。

2. New citizens and foreign workers may come from countries where keeping public spaces clean is not the norm.
有些新加坡的新住民或外來移工可能是來自於「『保持公眾環境整潔』並非當地的普遍規則」的國家。(所以有垃圾就會很習慣地隨手亂丟)

3. In an NEA study done from 2009 to 2010, four out of 10 people in Singapore said they would litter out of convenience or if they knew they could get away with it.
新加坡環境調查局(NEA,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的研究中指出,如果不會被逮到的話,4 成的新加坡人自認很有可能會貪圖方便而亂丟垃圾。

4. The NEA study also found that about two in 10 people did not think they were littering if their serviettes blew away in the wind. Three out of 10 thought leaving rubbish on a park table after a barbecue was also not littering.
承上,有 2 成的人認為,如果自己的餐巾紙被風吹走,這樣並不算亂丟垃圾;另外也有 3 成的人說,在公園烤肉後,把垃圾留在桌上也不算亂丟垃圾。

2. 天氣超熱!每天都夏天?

講完新加坡不好的(不是只有「很常看到垃圾」這點不好,但這點是比較切合文章主題的),再來說說好的部分。

新加坡全年均溫攝氏 25~32 度(台灣在 2020 年的年均溫將近 25 度),且沒有太明顯的夏天與冬天,頂多就是在冬季(12~3 月)會因東北季風而降雨更多,因為冬天實在也不冷,但降雨會明顯更多,所以當地人似乎只會把 12~3 月這段期間稱作「雨季(monsoon)」,而不是「冬季」。

但新加坡到底熱不熱?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但不太怕熱)的台北人,我自己覺得如果是在室外的話,新加坡跟台灣都很熱!但新加坡就是單純的「熱」,台灣則是「熱、濕、悶、黏」;如果是在室內的通風處,其實新加坡是很涼的!

整體來說,如果要在台北 vs. 新加坡選擇一個地方度過 5~9 月的話,我絕對是秒選新加坡!因為台北是盆地地形,再加上都市熱島效應,整個台北盆地就是個悶燒鍋,在夏季時,即使到了晚上,也常常悶熱至極。

相較之下,雖然新加坡靠近赤道(新加坡位於北緯 1 度)、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所以全年高溫、雨量充足,但可能是因為新加坡整個國土都很平坦(最高山比象山還矮……),所以散熱蠻快的。白天出去當然是被太陽曬到爆(或者就是大雨下到爆),但晚上真的很涼快(不過如果是出門快走運動,還是會流汗啦)。

但老實說,也可能是因為我住的地方很通風,所以平常白天在家工作很少開冷氣,晚上更不用說了,有時睡覺還要蓋薄被。儘管房東覺得我耐熱到很扯的地步,但她其實也很少開冷氣。

像現在仍處於疫情期間,新加坡政府要求企業將「居家辦公」當作工作常態,但即使我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是各自在家裡的不同空間辦公,也幾乎都沒在開冷氣,但並不會因此而感到悶熱或流汗。

3. 國土超小!沒什麼好逛?

台灣面積 3.6 萬平方公里,台北市面積 271 平方公里,新北市面積 2,053 平方公里。新加坡 728 平方公里。所以,若說新加坡小,好像也沒想像中這麼小,畢竟面積也是超過 2.5 個台北市了;但若說新加坡大,似乎也不至於,因為也才 0.35 個新北市這麼大。

以在台北的生活經驗來說,我之前住在新北市中和區,不管是去東區、市政府、中山站,搭捷運動輒超過半小時,更不用說要前往天母、北投、淡水等「北方」,車程絕對是超過一小時;而現在在新加坡也是這樣,我住的地方離所謂的「市區(有魚尾獅的那一帶金融區兼主要觀光區)」有一段距離,不管是搭公車或捷運,整段車程也是超過半小時,所以對我來說,新加坡其實還蠻大的,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

不過,相較於台灣有高山、有海灘,所以能衝浪、溯溪、露營、爬百岳,新加坡好像就沒有那麼多自然風景可看可玩(但反正新加坡人在疫情前,也都是去其他東南亞國家玩),這就比較可惜了。

4. 所得高、消費很貴?

「部分」消費是真的貴,比如:

  1. 房租很貴:台灣家庭式套房一人大約 $10,000 vs. 新加坡則是 $25,000 左右
  2. 買車很貴:除了車子本身的價錢,新加坡政府為了鼓勵大家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還會販售「擁車證(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這個證的數量與價錢都是市場在決定,有時候這個證甚至會比車子本身還貴……
  3. 外送不便宜:外送費大約是新幣 $5 起跳,也就是台幣 $100

但也有部分消費「很平民」,比如:

  1. 大眾運輸:公車和捷運都是依照里程收費,起跳不到新幣 $1,也就是台幣 $20 左右
  2. 日用雜貨與超市食物:價格都跟台灣差不多。雖然新加坡不太自產農產品,但可能因為從其他東南亞國家進口的成本也不高(畢竟馬來西亞就在隔壁),所以像是肉、水果、菜,都不會很貴。
  3. 小吃:如果懶得煮,每個政府公宅樓下都有一個 hawker center,價錢都很便宜,一頓簡單的午餐也是百元台幣可解決。

至於所得高不高?只能說目前在新加坡做金融業、軟體業的「錢」景都不錯,不過這也不是只有在新加坡才這樣,台灣也是如此。如果是看整體數據的話,根據新加坡政府統計,新加坡人的月薪中位數是新幣 $4,500,約台幣 10 萬;台灣則是台幣 4.2 萬。

5. 種族多元、很多外國人?

再拿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數據來看看,新加坡人口約 568 萬,公民與永久居民 404 萬(71%),其餘 164 萬(29%)就是像我這種拿工作簽證的外國勞工。

相較之下,台灣的統計資料比較難找(還要下載一堆 excel 檔),只好先參考維基百科的 — — 有大約 80 萬外籍人士,換算下來佔台灣總人口 3.5%,也難怪大家會覺得新加坡是個移民社會了。

至於種族呢?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指出,新加坡主要有 4 大種族:chinese(此指華人)、malay、indian、others(可能真的太多種了,只好用 others 作為統稱)。chinese 佔 77%,malay 15%、indian 7%,other 1%,可看出華人仍佔新加坡的絕大多數。

正因為族群組成多元,所以新加坡人的工作語言(必須)是英文、生活語言通常也是英文。不過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如果是去 hawker center 買吃的,雖然老闆的英文都能通,但通常都還是講中文(也可能因為看我是華人),碰到較重要的事件(比如這次疫情的疫苗施打),政府也會出各種語言的說明公告與網頁,所以不會英文似乎也不會有太大困擾。

不過,即使新加坡的種族多元,政府也盡量讓各族群有融合交流的機會(像政府組屋就有規定人口組成,避免讓整個社區的種族太單一化),但大家難免會「物以類聚」。

「同種族較親近」並不是要排擠其他人,而是一般來說,人們和背景、文化、母語、成長環境相似的人,通常就是比較有話聊。比如和中國同事可以聊影視娛樂(中國同事問了我一堆台灣偶像劇),這個和越南同事怎麼聊?和台灣同事可以聊南北差異,這個該怎麼跟印尼同事解釋?

同樣地,就像在美國與歐洲,時常可以看到當地有小印度區、韓國區、日本區、中國城、阿拉伯區等,人們就是傾向根據地緣建立關係。

所以,回過頭來繼續說,即使新加坡種族多元,也還是有中國城、小印度區,每種族裔在週末會出沒的地方也不盡相同。總之,數字上來說,新加坡的種族多元、外籍人士多,但彼此之間能否密集交流,就不一定了。

6. Singlish everywhere?

正因為上面說的「新加坡很多外國人、種族很多元」,所以也造就了 Singlish 的出現。這個神秘的新式英文混雜了福建話(類似閩南語)、馬來語、中文和英文,正好也反映出新加坡居民們種族的組成。

不過,雖說 youtube 上很多 singlish 的影片,但並不是所有新加坡人都這樣!硬要說的話,我自己的觀察是,新加坡人講英文會:

  1. 通常重音的位置跟「傳統」的美式英文比較不一樣
  2. 講起單字時的音節很分明,不像美國人講英文會有某種韻律、很慵懶地省略一堆字

另外,畢竟工作上有來自各國的人,不一定大家都能理解「真正最道地的」singlish,所以像我在職場上遇到的新加坡同事們,他們說的用的寫的仍是正式英文,頂多、頂多、頂多會有 “can” 的另類用法(並且已傳染給全公司)。

先來溫習一下台灣人學的文法,小時候長頸鹿美語教我們的是:助動詞(do, can, is, are, will…)開頭的問句就是 yes/no 問句,比如別人問你 are you ok?,你會回答 yes, I am ok. / no, I am not ok.

但新加坡的英文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

當別人問你 can…? 開頭的問句,新加坡人的回答是:can.
can you share this link with me? Can.
can you check it again? Can.

我問設計師 could you make this button bigger? 設計師是中國人,但他會回我 can。我問印尼工程師 can you check this issue by tomorrow? 他也回我 can。我後來也發現這樣回答超方便且直接(用 can 問,那就用 can 回答囉),所以有時候用膩了 yes / sure / no problem,就會入境隨俗地用 can 了。

另一個比 singlish 更常出現的,恐怕是晶晶體了。在台灣時,個人非常討厭這種文體,比如:這個 meeting 是要幹嘛?、你開張 ticket 給我、這些數據可以當作 reference、我們可以辦一些行銷 campaign……儘管有時會不知不覺說出來(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母語就是中文啊),但仍會有意識地刻意避免。

來到新加坡後,發現這邊的人的晶晶體更加猖獗了,比如今天要約個會議,中國同事常常會說:「這個 meeting 我 book 下午六點喔」,或者產品管理上要開票時,他們常說:「你就開一張 ticket,把它標為 task 就好」,又或者討論需求時,他們會問:「你要怎麼 justify 這個 request 是 reasonable 的?」

如果是在台灣的我,應該會叫同事好好講話;但在新加坡的我,只能冷靜應對,仔細思考後,發現這些晶晶體可能真的有被原諒的理由……原因一可能是生活中太常使用英文,他們有時來不及切換;原因二可能是這樣的用字,對發語者來說更方便,因為他不用根據聽者的慣用語言來切換用字 — — 比如 meeting vs. 會議、book vs. 預定、ticket vs. 票……等。

跟新加坡人的溝通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中英夾雜再自然不過,但通常不會是單字式的晶晶體,而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如果講中文卡卡,就會切換成英文,反之亦然,反正他們從小就是雙語教育(雖然據說新一代的新加坡人越來越傾向單語化,第二語言講得越來越不好),總能找到能流暢表達意思的語言。

最後一點,本來想寫寫「新加坡式的民主」,但寫著寫著覺得不太切題,而且好像有點嚴肅了,再加上目前也沒有訪問過太多新加坡人,怕呈現出來的是很以偏概全的想法,所以就先不聊,但這主題蠻有趣,希望之後還是有機會寫出來!

以上 6 個就是搬到新加坡 3 個月後的一些觀察,希望之後可再寫些更深入的主題!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