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ish” 似乎已經是一種新加坡著名的標籤了,其代表的意思是 Singapore + English,也就是這個島國自己演繹出來的、有時甚至有點「惡名昭彰」的另類「新式英文」。
就像美式英文、英式英文、澳式英文都有自己的單字、發音與腔調,新式英文也有許多特色,不過畢竟我也才搬到新加坡第 5 個月,工作上遇到的新加坡人也沒有很多,沒辦法窮舉所有新式英文的例子,以下就聊幾個印象特別深刻的。
另外也先消毒:這個 blog 裡面的文章本來就都是基於個人觀察所寫,無法呈現客觀狀況,也不一定有官方數據可輔證;而這篇文章尤其是如此,純粹是個人與極少量的新加坡同事與朋友互動後的觀察,無法反映新加坡整體情形。
H:hey 取 vs. 欸取
印象中原本英文母語人士對於 H 就有不同的發音,有人會唸「欸取」、有人則唸「hey 取」,但以個人在台灣受教育的經驗來說,學到的發音多半是後者。
「H 發音的演變」背後參雜很多歷史淵源,有興趣的可以去看〈Aitch or haitch? Why the eighth letter of the alphabet is Australia’s most divisive〉了解更多。
總之,雖說生活中不太需要單獨提到 H 這個字母,但在工作上,因為某個內部產品的簡稱剛好涵蓋這個字,所以幾乎每天都會聽到,很奇妙地,幾乎所有同事都是唸「hey 取」的音,不確定這是整個新加坡島國都習慣這樣唸,還是剛好是敝司特例,總之覺得蠻有趣的,就隨手記下來了。
three:tree vs. three
新加坡「求效率」的文化人人皆知,而這似乎也反映在新式英文上。比如這些(英美美語人士幾乎認為毫無文法的)句子:”you go where?”(where are you going?)、”you want this?”(Do you want this?)、”can or not?”(Can you ___?)。跟傳統的英美英文相比,新式英文的句子通常會少去許多單字,唸完整句話的速度也變快了。
除了語句要簡短,連單字本身的唸法似乎都被「新式效率化」。
舉例來說,數字 3 的「標準」發音是 three,而這個 “th” 應該是台灣人最討厭的發音之一,畢竟注音裡只有ㄗㄘㄙ,並沒有這麼複雜的「牙齒要咬住舌頭才能發音」的規則存在。此外,畢竟整個中文都沒有 th 的發音,所以中國人大概也不太適應 th 的發音規則。
而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社會,新式英文也因此參雜了許多中文文法,或許是因為這樣的人口背景,再加上求效率考量,與其「循規蹈矩」唸出 “th”,倒不如「截彎取直」(?)直接幫它改名為 “t” 或 “d” 的音,連舌頭都不用伸了(到底是多趕時間),所以新加坡的 「3(three)」變成了「樹(tree)」。
老實說,剛開始跟同事開會時,都會很不習慣,比如 There are “tree” things I would like to mention…、we have “tree” people on leave today…etc,想說到底哪來這麼多「樹」……。但現在過了 4 個月,說真的,我也開始成為「愛樹一族」了,畢竟這個 “tree” 唸起來,還真的蠻方便的。
flour:fla vs. flower
這又是另一個造成我內心小震撼的實際案例。某天在家裡做甜點,正在攪拌盆裡倒入中筋麵粉,準備過篩。新加坡房東看到,便問我:I got some “fla” and I don’t use it. You can take it if you want.
fla?
flaaaaaa?
what is “fla”?
幸好當下這個情境非常明確,他手指著櫃子裡另一包麵粉,我隨之意會到,他說的 fla 是「麵粉」 — — 那個我從小到大都唸成 “flower” 的東西。
但畢竟新加坡人幾乎可算是英文母語者,且語言在各地本來就會因應風土民情或歷史因素有些轉變,就像注音的台灣區官方發言人(?)教育部一度把「牛ㄗㄞˇ褲」正名為「牛ㄗˇ褲」、「ㄐㄩㄣ裂」改作「ㄍㄨㄟ裂」一樣,所以也不能說 “fla” 這發音是錯的,再加上我後來在其他影片也看到類似唸法,就發現這應該不是特例(或者也可能大家一起將錯就錯,就像中文的「應該」越來越多人寫成「因該」,再在不分、哪那不分……看了就困擾)。
更多資料可以參考美國版 PTT (?) reddit 的討論〈Why do Singaporeans pronounce “flour” as “fla”?〉。
如果想聽聽新加坡人對於 three 與 flour 的唸法,可以看看這支影片:〈English vs. Singaporean Pronunciation〉,00'17 flour、00'54 three。
另外 2 個很「台式」的發音:confirm, paywave
每當開會討論東西時,很常聽到 “confirm” 這個字,但有位新加坡同事卻常常唸作 “confOrm”。之前在台灣開會,也很常有人會這樣說:「這問題我先問問看,晚點再跟你 confOrm」。
英文裡真的有 “conform” 這個字,但它並不是「確認」的意思;至於 “confirm” 本人為什麼會被唸成 “confOrm”,那個 “O” 到底是從哪來的,我實在找不到資料。
在這個影片〈PART 3 | English vs Singlish Pronunciations〉中,01'19 可以聽到新加坡人版本的 “confirm”。只能說台灣人若在新加坡聽到這樣的發音,應該會覺得會心一笑吧。
另外是困擾我長達 2 個月的問題。每次去超市買東西,結帳時,店員總會問我:”pay way?”(我聽起來的聲音是這樣),我以為這是新加坡對於「付款(pay)方式(way)」的另類稱呼,所以我總會回答:credit card,意思就是「我用信用卡付錢(而不是付現或掃碼)」。
但某天越想越不對,總覺得其中必有蹊蹺。大概是被前面的 tree, fla, conform 震懾到了,我總覺得新加坡英文自有一套運作邏輯,事情一定不是我這台灣人想得這麼簡單。上網找了又找,終於推敲出店員真正想說的應該是 “paywave”。
“paywave” 大致上指的是一種信用卡技術,意思就是感應式付款,不用刷卡、不用插卡,只要把晶片信用卡靠近刷卡機即可。所以,原來店員只是懶得發出 “v” 這個音,導致我聽到類似於 “pay way” 的聲音。
可參考〈English vs. Chinese Auntie (Pronunciations) 〉的 00'11,有 “paywave” 的新式發音版)。
許多台灣人在學英文時,也很常因為懶惰或覺得無關緊要而省去 “mouth” 後面的 “th”、複數名詞後面的 “s”,雖說大致上不會出現什麼無法挽救的錯誤,但在與台灣相隔一萬公里的島國居然會碰到類似的發音「規則」,總覺得格外幽默。
Can 句型
小時候在台灣學英文時,應該有學過 yes/no 問句,也就是助動詞開頭的句子,如:do / does / can / is / are / would 都是用 yes 或 no 來回答。比如人家問:”is this seat taken?”(這個座位有人坐了嗎?),一般就是回答 “Yes, it’s taken.” 或 “No, it’s not.” 或者別人問 “can you hear me?”(你聽得到我聲音嗎?),通常大家也是回答 “Yes, I can.” 或 “No, I can’t.”
我總以為 yes/no 問句已經夠明確了,答案就是是與否兩種,但新加坡人真的太厲害、使用新式英文溝通的效率無人能及,當新加坡人被問到 “can you hear me?”,他們 99% 會回你 can 或 can’t。
Can I borrow your pen? Can.
Can you see my screen?(你看得到我螢幕嗎? — — 遠端視訊開會必問)Can.
Can we have a meeting later? Can.
Can 問 can 答,比起 yes/no 又更直觀了點,對吧?於是,跟 three vs. tree 一樣,前幾天同事問我 “Can we finish this project by Spetember?”,我居然不假思索地回答他:”Can.”。
感嘆詞(lah, ah, eh)句型
另一個不管是日常會話還是線上文字溝通時都很容易遇到的,就是新式英文特有的感嘆詞。我想這主要是來自於中文沒錯,因為英美國家完全沒有使用對應的字,相對地,這些字完全可以對應到中文:
- lah = 啦
- ah = 啊
- eh = 欸
只是,作為中文母語者的我,反而覺得自己無法掌握新加坡人使用這幾類感嘆詞的邏輯,怎麼講都覺得不「道地」。仔細想想,很可能是因為我還沒學會新加坡腔的英文,單憑一口台腔混美腔,再搭配中式的 lah,自己怎麼聽怎麼怪,就像說起閩南語沒有「口氣」,講起新式英文也顯得陌生。
但大致上,這幾個字的使用語境跟中文真的差不多:
- 你不要擔心啦 = Don’t worry lah
- 啊!我確認一下(當 PM 被問到開規格時沒想到的邏輯時)= ah! let me check it.
- 欸?這不是 bug 吧(當 PM 覺得這應該是 feature 而不是 bug 時)= eh? I think it’s not a bug.
我自己覺得,有了這些感嘆詞,或多或少會覺得用英文溝通起來更有「情緒」,不然平鋪直述又沒有表情符號的「正統」英文,總讓人覺得蠻冰冷的。
機關槍式發音
之前幾篇文章有提到,我的英文不算很好,但以英文面試來說算是「夠用」,之前遇到的面試官幾乎都是新加坡人,對他們講英文的印象就是:說話很快,但字字分明,所以幾場英文面試下來,極少遇到聽不懂的情況。
相較之下,平常看那些美劇或英劇,劇中演員說起英文,通常會有許多連音、省略的字,再搭配各州有的特殊腔調(如電影《斷背山》裡的中西部腔,若拿掉字幕,我真的是完全聽不懂),這種反而才常常讓人會聽不懂。
若要簡單比喻,美國人說起英文很像在唱歌,有一種很平滑的曲線和韻律,輕重音很明顯;新加坡人說英文很像在使用機關槍,「噠噠噠噠噠」,間隔時間精準,每個字所佔的時間與份量相等,誰也不等誰、誰也不跟誰連音。
是,新加坡人也會省略,但就我觀察經驗,他們省略的通常是尾音或單複數(如前面說的 paywa”ve”),相較之下,多音節的字或片語,他們倒是發得字字分明,如:
- presentation:美式英語的重音下在第三個音節 ta,新式英語則是將這個字均分為 pre-sen-ta-tion
- expectation:美式英語的重音一樣下在第三個音節 ta,”ex” 跟 “pec” 通常唸得很輕,但新式英語一樣是將這個字均分為 ex-pec-ta-tion
- in terms of:這個片語在句子中通常不是主角,因為它的意思是「就…而言」,所以重點是 of 後面的受詞。因此,美國人說起這個字應該是超級隨便帶過,但我聽過好幾個新加坡同事用過這個片語,in-terms-of 字字分明,也是因為這樣,才特別讓我注意到這個片語的存在。
由於實在太好奇新加坡的「機關槍式發音」從何而來,某天找到這個影片:〈英语的节奏和”等时性”〉,這位 youtuber 的說法是,語言有種叫做「等時性(isochrony)」的東西,「中文」屬於「音節等時(syllable-timed)」, 但英文卻是「重音等時(stress-timed)」。
如果我的理解沒錯,影片的意思是:中文的每一個字,唸出來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比如「很謝謝你」、「就這樣」、「我不要這個」,字越多,要唸完的時間就越長;相較之下,對應成英文是 “Thank you so much”、”That’s all”、”I don’t want it.”。
但比起唸中文「很謝謝你」,我們通常不會說 “thank-you-so-much”,因為這四個字在這句英文裡面,已有其意義 — — 要強調的應該是 so,表示「很」謝謝你,所以會唸成 “thank-you-SOOO-much”,這四個字在句子裡面佔去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影片中有提到,「等時性」就是這樣影響到中文母語者講英文的方式,因為中英文兩者具有不同的等時性,若用中文「字字分明」的方式去唸英文,就會顯得很像機器人、很不道地,那些常被英文母語者省略或極速帶過的 of、and、on,卻常被中文母語者「老老實實地」唸出來,聽起來就是很奇怪。
回過頭來說,以我自己的觀察,新式英文似乎就是因為沿用中文的「音節等時」在唸英文,所以才會有字字分明的機關槍感;但老實說,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會覺得新加坡英文格外親切、格外讓人聽得懂吧,不然如果依照新加坡人的講話速度,若再搭配連音或省略,我想 Singlish 大概真的會坐實「惡名昭彰」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