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被打斷超多次!作為行銷人,到底該如何控管工作效率?

MH
Feb 8, 2018

--

既然是要分享如何控管工作效率,那就得先把這篇文章的目的告訴大家,以便評估要不要繼續往下看。

為什麼我想寫這篇文章?

  1. 網路上充斥各種「他靠這五招,工作高效率!」、「他為何能準時下班?別一直收信!」等介紹「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的文章,但個人實驗後都覺得不管用。
  2. 雖然無法參考別人的做法,但自己也演化出一套工作 SOP,同事跟主管也常稱讚我的工作效率,所以想拿出來分享看看。

作為行銷人,我一整天的工作內容大概是這樣:

不過醜話要先說在前頭:這些是我自己習慣的方式,加上行銷工作的特性就是充滿不確定與突發事件,所以這樣的工作邏輯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請依照個人喜好參酌使用。

10:00–10:30

早上一進公司,得先了解四周正在紅什麼,有沒有最新議題是可以拿到工作上應用的(比如旅蛙正夯,每個行銷人應該都在想:我的產品 / 服務可以怎麼跟它扯上邊)。

除了議題,我也很愛看 medium 的文章。全世界的各路高手會在上面分享在各自領域 / 產業的心得和新工具,看到不錯的也可作為參考。

10:30–10:45

吃完早餐(也滑完臉書了),就把今天要做的事情用列點方式寫出來(或者打在 trello 或任何筆記軟體裡),比如

  1. 修改 landing page 文案
  2. 增加 2 則 fb ads
  3. 核對過年活動主視覺
  4. 研究 hotjar
  5. 過年 adwords 文案
  6. 3 月活動提案
  7. 撈 1 月銷售數據

綜上所述,我習慣用一句話簡單寫出工作項目,比如「修改 landing page 文案」就不會再細寫是要改成什麼風格、多少字或什麼時候要完成,因為這些列點只是方便自己知道本日待辦事項有哪些,並排出先後順序。

至於要「怎麼做」以及「何時完成」或者「要達到什麼結果」之類的細節,都留待執行這件事情的時候再思考,不需在此多煩惱。

雖說一天有 8 小時的工作時間,但根據個人經驗,我自己一天能做的事情最多是 8~10 件,如果超出太多,就會視情況把部分事情移到明天或拆分。

如果少於 8 件,那就會多加一些比較不急、沒有 deadline,或者需要長期研究的事情。比如研究臉書的 chatbot、研究 ASO 的秘訣、觀看各種知名新創的 medium 文章等。

10:45–13:15

再來就是開始工作了,基本上我是一個蠻能被打斷 + 迅速回到狀況的人,所以我在忙一件事情時,還是會回公司通訊軟體的訊息(避免錯過主管的臨時交辦事項,或者耽誤到同事進度),看到信件進來也會忍不住回(除非回信無法在 10 分鐘內解決,比如需要回覆一個很詳細合作方式、提供報表等,那就會另外留一個完整的時間去回信)。

但如果你是個不太能被打斷的人,就建議盡量把事情拆成以 15–30 分鐘為一單位,畢竟網路 / 行銷產業瞬息萬變、組織內部也需要維持效率溝通,所以通常不太可能 2–3 小時都不回訊息(公司的通訊軟體不是放好看的啊!是真的要溝通用)。

雖然大家都不太希望工作被打斷,但個人認為「工作時間碎片化」是時代趨勢,一是因為新創公司變化大、腳步快,上一秒說要做的功能,下一秒可能規格就要調整;二是同事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工作細節需要對焦,你總不希望同事為了「icon 往左放 1 pixel」或者「landing page 的 header 要固定住」這種小事直接殺到你座位吧?這種小事用公司的通訊軟體溝通應該會方便許多。

13:15–13:30

再來快到午餐了,我常碰到一個很尷尬的處境:a 事情完工了,但只剩 15 分鐘就要午餐,b 事情完工需要大約一小時,那這 15 分鐘怎麼辦呢?

  1. 如果不做完不罷休,那就是開始做 b 事情,然後做完才吃午餐。
    但個人非常不建議這樣,因為這代表這個員工只是拿休息時間換取更多工作成果,仍沒有精進工作效率。
  2. 東摸西摸,這 15 分鐘什麼都不做。
    在此也很不建議這個做法,因為這只是虛度光陰和浪費時間……
  3. 把 b 事情再拆成 b-1、b-2、b-3 等,做完 b-1 就去吃午餐。
    這是我自己習慣的方式,比如我現在在做 6 張農曆春節的廣告圖片,全部做完要花 1 小時,平均一張要做 10 分鐘,那就先做其中 2 張,做完就去吃飯。
    或者我正在讀一篇 ASO 策略的文章,那就先把其中一段讀完,其他的等吃飯回來再看。
  4. 如果碰到很難拆分的事,那不如就先做下一件事,待辦事項裡總有可以拆分的事情吧!
    善用最後的 15 分鐘,上午多做一點,下午就輕鬆一點!

14:30–15:00

在展開下午的工作前,可以先確認一下早上的既有待辦事項 & 後來臨時插入的事項,評估看看哪些是需要在今天完成的,那就在下午把它趕完囉。

15:00–18:30

這段時間看起來總是格外漫長,但也常覺得總是不夠用。可能因為午餐吃飽有精神了,下午常常被塞不只一個會議,一小時、兩小時甚至三小時就這樣過了。

會議多沒關係,但要多得有意義,個人是非常不喜歡在會議中瞎扯或者在會議後閒聊的人,因為會議的目的就是把事情解決,不是趁機嚼舌根。一旦碰到有人開會時離題,或者準備開啟閒聊模式,我通常都會馬上制止,相關話術可以參考這篇:做人總比做事難,你遇過這些職場麻煩鬼嗎?

如果真的無法阻擋離題的會議,或者自己只是需要列席、被點到名才需發言的小角色,我通常都會帶著筆電進去做其他事,不然這一兩個小時實在很冗。

18:30–19:00

忙碌的一天終於要過完了,大約下班前 15–20 分鐘,就可準備為工作收尾,這時通常還是會有事情沒做完,可以先簡單寫下來,留待明天一早和其他待辦事項一起排序。

上面就是我(繁瑣而固定)的一天,說穿了最高原則就是把事情做先後排序、事情不要即插即做。

不知道其他上班族都怎麼安排自己的一天,如果有什麼工作高效率的秘訣,歡迎一起分享~

--

--

MH
MH

Written by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