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產品經理的求職路:2020 年,我沒錄取的那兩場面試

MH
13 min readApr 19, 2021

--

我在 2020 下半年開始評估換工作的可能性,綜合當時公司的推力與外部拉力後,最後決定認真踏上漫長的求職之路。再加上這一年來寫了許多面試相關的文章,發現點擊數還蠻多的,猜測不少人都有許多疑惑吧,所以決定把其中兩間公司的面試過程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人。

不過!這篇文章僅分享兩間公司大致上的面試過程與個人觀察,不會詳載面試官問了什麼&我問了什麼(可參考〈菜鳥 PM(產品經理)的 70 道面試考前猜題〉)。

另外,基於面試內容可能涉及公司或個人隱私,所以有些細節無法交代太清楚,如果真的有需要交流的人,歡迎私訊留言給我。

Photo by Marc-Olivier Jodoin on Unsplash

我的背景:

  • 2013 年:大學畢業,主修傳播
  • 2014–2015:在公關公司當苦命 AE(1.5 yrs)
  • 2016–2018:換到新創公司當數位行銷(2.5 yrs)
  • 2018–2019:換到另一家新創公司當專案經理(~1 yr)
  • 2019 年初:同公司內轉成為產品經理(2 yrs)

2020 下半年發憤圖強認真找工作,投了近 50 封履歷(九成都是找海外工作),僅取得 4 個面試機會,其中包含 2 家在台灣的新創(都有跑完全部面試流程,只是都沒錄取)。下面就分別簡介這兩家台灣新創的面試經歷。

公司一:台灣的教育新創 NPO

投遞職位:產品經理

投遞動機:

這是我還在「評估」是否要換工作時,第一間投遞的公司。當時的投遞動機與想法很簡單,純粹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知道同為學習平台、教育新創的公司,別人是怎麼看待自己在做的產品,以及別人又是具有怎樣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所以老實說,當時的心態比較偏向是「好奇」,而非「真的好想換工作」或「真的好想加入這間公司」。

整體面試體驗:

不誇張!這間公司是我這麼多場面試以來(從找第一份正職工作算起,我主動投遞的履歷一定超過一百份,面試的公司至少也有 20 間),面試邀約寫得最清楚,且面試過程最令人感到有溫度的一家!

面試邀約:

覺得很棒的點:

這就是之前〈面試禮儀 7 大迷思破解〉寫的,人資如果能清楚給予面試指示,對於約面試的流程會有效率許多。這間公司直接給予選項並說明這樣安排的原因,也預告若時間搭不上該怎麼做,最後更明確給予回覆時間,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面試邀約信件,讓面試官與應徵者雙方都很安心,且讓對方有共同的時程認知。

我回覆時間後,人資也確認了,而且再次給予了非常明確的面試引導:

看到的時候覺得這根本是宿營集合指南吧,只差沒有組輔人員在集合處協助報到了。這封信除了清楚說明事、時、地之外,其實也清楚說明公司對於面試者的預期,包括要做好哪些準備、希望面試者是怎樣的個性與穿著等。

最重要的是,這兩封信給我的感覺都是「溫暖且平等」,對方不會有一種「雇主是老大」的高高在上感,字裡行間能感受到該公司很周到、誠摯的感覺,即使還沒面試,單純透過 email 就能感受到這家公司的調性了。

面試過程:

畢竟是半年多前的事,當時面試完也沒有特別做筆記,印象中面試流程是這樣:

  • 1st round:兩位來自其他部門的未來夥伴(因為當時他們似乎沒有正職的產品經理)
  • 2nd round(跟 1st 同一天):兩位來自其他部門的未來夥伴+創辦人
  • 3rd round:人資、工程主管、創辦人、公司顧問

問的問題無非就是應徵動機、自我介紹、想換工作的原因、團隊共事經驗等,關於面試問題,之後再寫一篇好好聊聊,這篇就提一些自己較有印象的點:

一、很「溫」的公司:

我自認面試過程中聊得還算開心,雙方有來有往,我對他們的合作方式有很多想學習與瞭解的地方,對方也想知道我在過往兩間教育新創的經驗與收穫,即使不是面試,至少也是一次很充分的交流。

我後來主動跟對方說:「大家都說每間公司會有自己的『氣』,我覺得你們也有,就是蠻『溫』的。」對方看起來滿頭問號,但應該是因為我表達太爛……

我的意思是,這間公司的人都蠻溫文儒雅的,大家對於新創的想像可能就是急著成長、想趕快獲利、不斷擴張,但可能因為這間公司有其清楚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又或者身為一間 NPO(Non 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賺錢並非首要之務,所以才沒有坊間新創那種每天都在求生存求提升的急迫感吧。

二、第一次與讀者相認:

在跟人資報到後、等待面試前,突然有個女生來找我講話,她告訴我,她是我 medium 的讀者!(因為我的履歷中有放自己的 medium 網址)當下嚇死,想說這小小地方居然真的有讀者,而且居然能在現實生活中相認,還蠻奇幻的感受。可惜因為時間不多,沒有聊太久,但總之很感謝她的相認與收看。

三、沒有 feel:

面試過程中,不時感覺到我的動機很難說服面試官,因為我的動機的確很不紮實,當時的想法的確也是「好奇心 > 想加入這間公司的心」。

經過幾次面試後,也發現不論是這間公司的產品、營運規模、薪資福利,都不一定有比現在的公司來得更有挑戰性(或更好),所以老實說,當時並沒有那種「真的好想加入這間公司」的悸動。可能是因為這樣,我後來的心態甚至比較像是在「訪問」對方,而非「面試」這份產品經理的工作。

或許很多人對於「工作」的想法就是「找到還不錯的就可以」,但我個人還蠻在乎「感覺」,比如面試過程的體驗、面試官問了哪些問題、面試官如何回覆我的提問、面試官給人的感覺(冷淡、親切、過於探問個人資訊、沒有熱情…etc),都是決定我是否想加入這間公司的重要因素。

雖然近幾次離職都是有點心灰意冷(?),但當時真的都是抱持著「很想跟這間公司的團隊一起把事情做好」、「這間公司做的事情好有趣,我也想加入一起試試看」的心態才加入這些公司。

但不管怎樣,後來這間公司因為團隊內部的變動,決定取消此次的招募,人資說明得很清楚也很誠懇,我後來也回信祝他們一切順利。

不知道過了半年後,這間公司內部的異動是否已告一段落,再次祝福他們找到適合的人。

update:
這篇文章動筆於 2020 年 Q3,發表時間已是 2021 年 4 月。在準備送出文章的前幾天,我意外收到這間公司的 HR 來信,原來他們決定再次招募產品經理,而且居然還記得我!對該團隊的印象分數再加分!

公司二:台灣的新創線上學習平台

投遞職位:產品經理

投遞動機:

距離公司一的面試已隔了四個多月,中間的時間都集中找尋海外的工作機會,但「完全」沒有拿到面試機會,加上海外疫情仍然很嚴重,職缺看起來也不多,所以後來就改變策略,決定試試看公司總部在台灣,但產品是面向海外的新創網路公司,因而才找到這間。

整體面試體驗:

由於目標用戶多在海外,所以這間公司非常重視英文能力,即使我跟人資都是母語中文的台灣人,但 email 來往都得用英文,面試過程也會用到英文,後來有一份小作業,相關問題也得用英文撰寫。

從面試的組成與問答過程來說,感覺很重視產品經理的獨立作業能力,但同時也得具有很強大的跨團隊溝通技巧與即戰力(後面會詳述)。

面試過程:

投遞履歷:投遞履歷時,就得先用英文填寫下述 3 個問題:

  1. 想加入團隊的原因
  2. 根據你對於團隊與該職位的了解,你認為自己有什麼相關經驗呢?
  3. 你曾透過數據作出決策的經驗

1st round:人資

視訊面試,全中文,雖然說是面試,但不會很明確分成上半場面試、下半場發問,比較像是交流,有時人資問完且我答完後,我也會再追問其他問題。

這回合大概只聊半小時,可能是因為應徵時已寫了落落長的問卷,所以人資也沒有太多問題可問吧。

2nd round:PM lead

視訊面試,主要是中文,但中間有一段是對方指定用英文面試,目的應該是要確認應徵者的英文能力,以便跟海外團隊溝通。

面完這關後,原本覺得自己應該沒希望進入下一關,大概要準備收到感謝函了。一來是因為英文面試的部分表現得很卡,好幾個地方都說明得有點詞不達意(所以後來我有針對這些地方惡補),二來又是「感覺」問題了。

剛開始看到職缺時,心情是很興奮的,很想挑戰看看做海外產品與跨國團隊。跟人資聊完後,興奮度降低了一些,但跟人資本身無關,對方的來信與問答都很盡責且專業!

主要是覺得該公司的團隊規模、制度與目前處於的階段,跟我當時的公司並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如果真的加入這間公司,可能還是要面臨差不多的問題。

而這關跟 PM 聊完後,興奮度繼續往下降,原因跟上述差不多,就是公司的制度問題。作為較小規模(30+ 人)的新創,通常不太會有清楚的考核或晉升制度,即使有考核,跟加薪也不一定有關;即使有晉升,但受限於公司人數與層級有限(通常都是第一線人員 → 小主管 → 創辦人),最後很可能也只是頭銜的升級,而非實際業務的改變。

綜合以上,若真的有幸加入這間公司,我仍會擔心成長幅度有限,所以興奮度逐步下降。不過,當時已經是下定決心要換工作了,所以決定如果有機會進入下一關面試,仍要好好準備,多了解一些資訊後,才能做出周全的決定。

3rd round:小作業

第二關面試結束後,人資就寄來一份 PDF 檔,告知要完成一些小作業,關於作業的指示說明當然也是用英文。作業之一是要寫 sql,對於兩三年完全沒碰 sql 的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挑戰(但如果是平常有在寫的人,應該十分鐘就搞定了),還特別找了線上課程來惡補……

作業之二是要依循對方給的指示,寫出某一個新產品的 spec 和 wireframe,並回答指定問題。

對方有說明,希望這份作業能在 5 小時內完成;雖說如此,但前前後後也花了我一週時間,畢竟平常日要上班,只有晚上有空想作業,所以當時的策略就是:先把整份全英文的作業說明看完 → 有問題就趁晚上有空先問對方,等待對方白天回覆 → 釐清所有問題後,每天晚上撥個 20–30 分鐘思考、規劃、找資料 → 素材都備齊後,週末再一次把作業完成。

老實說,這份作業還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可以做出更紮實的競品研究、做個用戶訪談或問卷、更詳盡的營利模式與迭代時程表等。此外,之前看過其他人的面試分享,這種「小」作業還蠻常出現在產品經理的面試流程中,原因應該也蠻好想見,就是要確認應徵者的即戰力,並了解其思考脈絡是否與團隊文化吻合。

可能會有人問說:「既然是這樣,那不是更應該要花時間,把這份作業盡量做到完美嗎?」我的答案是:「是,也不是。」

是,做為應徵者,是應該要把這份作業盡量做到完美;不是,作為應徵者,不應該超過公司的指定時間來完成這份作業。

我認為對方給的時間有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開發時間緊湊,想看產品經理如何排序與取捨;也可能是想在同一基準點比較每位應徵者的能力;又或者純粹想知道應徵者有沒有遵循指示。

如果超出時間,對方可能會問:「但實際開發沒那麼多時間,你會如何取捨?」或者更挑戰地詢問:「所以你平常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靠加班超時嗎?」

不過,上述情境只是我自己腦補,也可能對方根本期待我違背時間限制,當個「突破框架的人」也不一定。總之,不管做出怎樣的選擇,我相信只要確認自己能有對應的回答即可。通常這種產品經理的作業都沒有對錯,只是想多了解應徵者的思考脈絡與產品思維。

4th round:團隊面試

完成作業後,就收到人資來信,邀請我到辦公室和團隊聊聊。當時沒有特別問團隊成員有哪些人,到了現場才發現,幾乎是整個團隊(設計師、前端、後端、PMs、人資、創辦人等)都出現了。

面試都是用中文,團隊也都是台灣人(但聽口音,感覺有些人是 bilingual,或者其中一個語言已好到將近母語程度),前面說的海外團隊主要是指行銷、業務等需第一線面對海外使用者的部門。

面試過程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 面試官有做功課:

看得出來團隊有備而來,雖然是 1 vs. 7 面試,但這 7 位同事之間似乎有針對「誰負責問哪些問題」先做好分工,所以不會有面試很常見的那種搶話或沒人問問題的冷場暨浪費時間環節。

  • 多度被提醒語速過快:

我本來說話語速就很快,但應該不太常有親朋好友或同事聽不懂的狀況發生,不過面試這間公司的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人請我說話慢一點,算是……蠻特別的體驗。

此外,我回答了一些問題後,對方也建議我「回答內容可以簡潔扼要一點,目前覺得講到最後,都會有點失焦」。這是我以往不曾注意過的,後來在其他場面試、日常工作與寫文章上,都會特別留意這點,盡量控制自己的發言內容都有繞著重點。

  • 針對小作業的檢討:

前面有說到,作業之一是要依循對方給的指示,寫出某一個新產品的 spec 和 wireframe,並回答指定問題。問題包含:總共花多少時間完成這個作業、會怎麼估算這個產品的時程、覺得實作上會遇到哪些困難、這個產品的驗收指標等。

面試後半段,對方針對小作業問了許多問題,問答過程中,我已感受到我們雙方對此產品的落差,包括:雙方預估的實作時程落差極大、雙方為產品設定的目標不同、雙方預期產品開發會遇到的困難不同等。諸多落差之下,我個人認為這也是我最後並沒有錄取的原因之一。

老實說,我對於有這些認知落差並不太意外,只是不知道會有哪些落差就是了。畢竟在一般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產品經理與各部門都會有很密切的溝通與前置作業,而在這次的小作業中,我只有詢問過對方一個小問題。

有人可能會問說:「那為什麼不問對方多一點問題,請他們提供多一點資訊?」我必須承認,這一樣是我自己腦補的「考驗」。對方在作業中有註明,如果碰到不太確定的地方,可以自行設定一些假設,而我也真的那麼做了。

此外,我認為這項作業就是要考驗產品經理是否兼具商業思維、實作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如果在過程中得請示大大小小的細節是否符合方向,總覺得這樣好像不符合預期。

但再次強調!這些情境都是我自己腦補,事後反省,我也的確把「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期待」投射在作業上,所以就用「自己的期待」完成了這份作業。而事實證明,我的想法跟這間公司應該是有不小的差異。

  • 對方主動詢問面試感想:

面試結束後,對方特別問我:「做完這份作業的感覺如何?」以及「你覺得我們的面試流程還可以怎麼改進嗎?」

當時我在公司內是身兼第一線的產品經理與產品團隊的主管,很多時間都在處理跨部門溝通與人事問題,其實越來越少有時間做第一線的事務(如寫 spec、test case、數據埋點與監測等),所以這次的面試小作業,反而讓我有時間能從專注規劃一個產品,也讓我更加確認自己很喜歡這樣動手做的感覺。

至於面試流程……其實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比如雙方對於小作業的期待,以及作業最終應該長什麼樣子,這些都是未知。但我也很坦誠地跟對方說,我認為這些「不確定」都是有意為之,因為這就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會遭遇到的真實情況,所以好像也沒什麼好改善的。

總之,後來就收到感謝信了,當下也沒什麼意外的感覺(真的,如果收到錄取信,我反而才會覺得很驚訝),一來覺得自己在最後一關的面試答得都沒有特別好,二來自己雖有準備,但當時的確也沒有太大的熱忱,我想這樣的心態也多少影響了我的面試表現。

不過,這樣對雙方都好吧,我在這間公司找不到熱情,對方在我身上也看不到值得錄取的點,在無法各取所需的情況下,當然就是各自「另尋高明」了。

寫了這麼多,不太確定這些反省與面試過程對於正在找工作的人有多少幫助,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產品經理面試時會遇到哪些關卡與問題,不過每家公司可能差異蠻大的,之後有機會再做個整理,這篇就當作是 2020 的一些職涯小紀錄囉(雖然送出文章的當下已是 2021 年了)。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