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生活筆記] 在新加坡生活、工作的慣用語言
來新加坡已半年,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很多小吃沒嚐過,但至少對於這個小島的日常運作已有些概念。之前寫過一篇〈有別於傳統美式英語的 Singlish 到底長怎樣?〉,當時的舉例情境都以工作為主,這篇想綜合工作&生活的場景,一起聊聊新加坡人怎麼把 “Singlish” 運用得「爐火純青」。
到底要講中文還是英文?生活類
根據官方統計(p.20, table 3: Ethnic mix of citizen population, as of Jun (%)),新加坡的人口中,華人族群(Chinese)佔絕大多數(75%),雖然華人並不等於一定會說中文,即使會說中文,中文也不一定是他們的第一語言,但大致上,仍可以說中文是新加坡稍微通用的語言之一。
以自身經驗來說,若是在社區附近的超市、hawker center(食閤 / 熟食中心 / 小販中心)買東西,店員若是華人,通常他們跟我說的第一句話也是中文,比如最常問的「要袋子嗎?」、「要吃什麼?」。
尤其若是在 hawker center,撇除印度料理的攤販(通常都是印度人),其餘攤位不管是賣西式漢堡還是賣乾麵,幾乎都是華人經營(至少我家附近的 3、4 個 hawker center 都是這樣),招牌也會有中文,所以店員只要面對上門的華人臉孔顧客,一律都是講中文。
但有趣的是,如果顧客是年紀稍長的阿姨或叔叔,店員就會切換到福建話(Hokkien)。大致上來說,福建話跟台灣人在講的閩南話可以追溯到同個來源,只是腔調或用字稍有不同。像我在台灣時能聽得懂 8–9 成的閩南語、但不太會講,在新加坡若聽到福建話,大概也能聽懂 7–8 成。
不過,離開社區後,若是在餐廳點餐、百貨公司買東西,因為上門的客人來自各種語言背景,所以店員通常也會用英文應答。
整體來說,不管是生活、工作、旅行,在新加坡最通用的絕對是英文,其次就是中文了。但如果不確定對方(即使是華人面孔)到底會講哪些語言,先講英文準沒錯。
到底要講中文還是英文?職場類
不過我也因為這樣發生過一個小趣事,最初到現職公司報到後,想說先跟未來會合作到的工程師們打聲招呼,就跟他們分別敲了一對一的會議。由於公司的工作語言是英文,所以我也不假思索,剛開始的每場會議都是先用英文開場。
其中某場會議,在我用英文講完一連串的自我介紹、工作內容、未來合作目標之後,對方突然說了一句 “Do you speak Chinese?” 我就說 “Yes, I’m Taiwanese.” 然後他就說:「那你不早說,我們講中文就可以了!」原來對方是馬來西亞華人,中文溝通完全沒問題。
後來還有幾次,因為都是遠端工作,看不到對方的臉,只能從公司通訊軟體的 ID 中猜測這個人的來歷,比如台灣人的姓名英文拼法和中國通常不一樣(台灣很多 ch 的拼法,中國則多半是用 zh, j 取代),而新加坡人的姓氏拼法又更不一樣,比如新加坡的周 = chew、吳 = goh、王 = ong,乍看之下會覺得有點怪,但其實一唸出來,就會發現跟閩南語很相近。
但即使如此,只要是多人會議,除非很確定與會的人的母語都是中文(以我現職公司來說,就是要先確定與會人士都是中國或台灣同事),否則大家一定都還是會用英文進行。
至於一對一溝通的話,我自己仍習慣先用英文,畢竟這是預設的工作語言,但也會看對方怎麼回應。有些同事會用英文回,有些則會問「說中文行嗎?」,那我就會配合使用對方較熟悉的語言。
外帶 = 包 = take away, take out、內用 = 吃 = dine in
雖說在新加坡講中文也通,但仍有幾個地方是我至今都還不太習慣的,就是新加坡的打包與內用!
剛開始到新加坡時,每到在外點餐,老闆都會問:「吃的嗎?」我當時很疑惑,因為食物不就是用來吃的嗎?難道是有什麼隱藏吃法?
後來發現,新加坡中文裡似乎沒有「內用」這個詞彙,他們習慣說「吃」或「吃的」,比如:
- 在台灣點餐:我要一個 A 餐,內用
- 在新加坡點餐:我要一個 A 餐,吃的
至於「打包」稍微可以通用,但我也有碰過老闆聽不太懂的,目前肉身實測,講「包」或「包的」最安全,比如:
- 在台灣點餐:我要一個 B 餐,打包
- 在新加坡點餐:我要一個 B 餐,包的
如果是到比較需要講英文的場合,那打包就是 take away 或 take out;之前去歐美國家玩時,印象中 take out 好像比較常見,不過新加坡主要都是講 take away。內用則是 dine in。
Can 句型
這一段在之前的〈有別於傳統美式英語的 Singlish 到底長怎樣?〉有提過,這邊就再說一下,畢竟這算是新加坡英文的經典用法。
台灣人對於英文裡的「yes/no 問句」規則應該不陌生,也就是助動詞開頭的句子,如 do / does / is / are / can 都是用 yes 或 no 來回答,但新式英文另闢第三條路:只要是 can 開頭的問句,反而是用 can / can’t 來回答。
若問新加坡人 “can you hear me?”,他們 99% 會回 “can” 或 “cannot”,而不是 “yes” 或 “no”。
- Can I pay by cash?(我可以用現金付款嗎?)Can.
- Can you see my screen?(你看得到我螢幕嗎? — — 遠端視訊開會必問)Can.
Can 問 can 答,比起 yes/no 又更加直接,不愧是講求效率的新式英文。
感嘆詞(lah, ah, eh, mah)句型
另一個新式英語的招牌,應該就是感嘆詞了。不負責任猜測這應該是來自於中文,畢竟英美澳等英語系國家在使用英文時,完全沒有對應的字。
- lah = 啦
- ah = 啊
- eh = 欸
- mah = 嗎 / 嘛
- 其餘還有 lor(囉)、leh(咧)等。
大致上,這幾個字的使用語境跟中文差不多:
- 你不要擔心啦 = Don’t worry lah
- 沒人跟你說嗎 = no one told you mah?(這句就很 Singlish,一般英文應該會說 “Didn’t anyone tell you?”)
新式晶晶體
講了這麼多,以我作為一個「母語中文、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角色看來,日常生活用中文的佔比大概是 60%、工作用中的佔比則是 30%,前者是因為社區附近的店家多半都會主動跟我說中文,後者則是因為同事有部分中國人,用雙方母語溝通較有效率。
但雖說比例是這樣,很多時候其實大家都是用「晶晶體」 — — 也就是中英混雜溝通。
比如對方如果聽不太懂我說的中文(像是「內用」或「打包」),我就會改說英文;又或者在網路產業,中國和台灣的用詞不太一樣(比如:整合 = integration = 集成」;交互 = interaction = 互動),或者目前遇到的同齡的新加坡同事多半是英文比中文流利,那我也會改用英文(或者口說用中文、打字用英文),方便對方理解。
整體看來,只能說雙語(bilingual)在新加坡生活與工作仍有極大優勢,如果真的中文不太好,生活上也不至於太不方便;但如果是英文不好,在找工作上就會辛苦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