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內部產品 PM 的兩週年工作心得

MH
10 min readJun 30, 2023

--

陰錯陽差加入現職公司、成為內部產品的 PM 已滿兩年,但在網路上似乎看不到太多關於 internal product manager 的分享,所以這篇想聊聊 2C vs. 2B vs. internal PM 的差別。

另外,之前已有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內部產品 PM 在幹嘛,現在回過頭看,覺得依然頗符合現狀,有興趣的人可以先看這篇〈負責內部產品(Internal Product)的 PM 都在幹嘛?跟 to B/C 端產品有什麼不同?〉,對「內部產品」會更有概念。

Photo by Ludovic Charlet on Unsplash

在深入介紹「內部產品 PM 與其他產品類型 PM 的差異」之前,先分別簡介 to C & to B PM 的工作重點。

註:以下對於 to C & to B PM 的技能重點簡介,原始資料來自於個人經驗、多篇網路文章與某些公司的 JD,可能無法完全符合實際情況,如有任何差異處,歡迎留言指教。

2C PM 技能重點:

  1. 數據與驗證:A/B testing 與快速迭代
  2. 差異化:品牌風格、整體視覺、介面功能等
  3. 市場嗅覺:怎麼吸引潛在使用者、怎麼拿下這個領域
  4. 同理心:帶入使用者角度思考、自己可以成為使用者

2B PM 技能重點:

  1. 產業知識:對於特定產業、領域或職能(如:HRtech、Edtech、payroll、CMS 等)的熟知程度
  2. 專案管理:從瞭解企業客戶的需求,一直到協助企業客戶導入產品,甚至可能還有後續的服務(視公司規模與分工而定)。
  3. 時程管理:若產品團隊的公司(某方面來說很像是乙方)有和企業客戶簽約,或者有特定壓力(如:該客戶是主要業績來源、該客戶是大客戶,能成為重點成功案例),最後很可能演變成開開團隊的時程壓力。

internal PM 技能重點:

  1. 產業知識:內部產品也有很多種,以職能或用戶屬性來分,可以粗略分為:人資用的、財務用的、工程師用的、設計師用的、行銷用的……等。以用途來分,則可以分為:公文流程、請假、請款、HRIS、OKR、通訊(比如 Slack 早期是內部使用,後來才對外販售)……等。
  2. 專案管理
  3. 時程管理
  4. 利益關係人管理:正因為內部產品的種類繁多,用戶組成也很複雜。可能有高高在上的老闆、某些不懂技術的高階主管、懂技術所以會給很多想法的其他工程團隊同事。內部產品 PM 需要切換不同的「語言」,找到這些用戶能理解的方式,才能和他們溝通。
  5. 彈性 / 接受改變:公司之所以會有內部產品團隊,多半是因為有高度客製化的需求,所以不想(或者不能夠)使用外部的第三方工具。也因為如此,需求端開出來的需求千奇百怪,很多時候翻遍市面上的競品也找不到類似的功能。又或者產品終於改版完成,但礙於公司內部的政策或新方針,很可能要隨之且馬上修改,內部產品的開發團隊應變能力要很強,心臟也要很大顆(也要很任勞任怨……)。

身為內部產品 PM,最困難的 5 個挑戰是:

1. 優先排序&敏捷開發

在網路業鼓吹「敏捷 (agile)」的同時,內部產品卻很難做到這件事。對於變現 / 營利為首要目標的 to C 產品來說,「快速驗證市場需求」非常重要,所以才會有 “MVP” 這個概念。至於後續的迭代,多半也是「先求有再求好」,幾乎凡事都得看使用者反應才好決定下一步,於是也有了 A/B testing 這樣的做法。

但內部產品通常並非如此。畢竟內部產品的用戶可能是 PM 的同事,但更有可能是主管或老闆,怎可能把他們當作測試的對象?所謂的「80/20法則」也難以帶進團隊,即使產品已經顧及了 80% 的使用情境、已經能滿足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需求,但只要沒有滿足「關鍵使用者」(aka 老闆或某個高層主管)的情況 — — 不論這個情況多稀有、多罕見,甚至是多不合常理,那這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內部產品了。

曾經作過 to C 產品的我,也想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這樣的概念帶進團隊,但卻遭遇了「水土不服」。產品在迭代或後續維運時,通常會側重功能的使用效率和實用性,但也常接到來自主管或老闆的反應,希望某個文案要調整、某個 icon 意思不夠清楚、哪邊應該加個 tooltip 加強說明……,並且會要求「盡快改好」(ask ASAP)。

這些小東西並非不重要,但通常被處理的優先順序不該那麼高。然而,在內部產品團隊,優先順序不一定能完全用 impact + effect 衡量,有些東西可以很快做好、做完後絕大多數使用者也會很有感,但這些東西不一定能成為第一優先開發功能。為什麼?因為老闆不是「絕大多數使用者」。

作為 PM,自己以前在做 to C 產品時,有些決策也曾被老闆的指示或偏好干預過;但相較於做內部產品,內部產品的「被影響空間」還是多太多了。

2. 創新 vs. 造輪子

公司之所以要搭建自己的內部產品,而非使用第三方工具,很大一部份是有資安考量,另外也可能是為了後續整合與使用方便。

比如公司有自己的人資系統(HRIS),後續如果要考核、紀錄出缺勤、出差報帳等,員工資料都得從 HRIS 來。這時如果這些系統也從內部搭建,資料整合通常會比較方便,且也較不擔心資料外流。此外,後續若要再做延伸功能或客製化功能,內部團隊一定也會比外部團隊來得方便溝通。

看完上述情境,許多人大概會覺得「那公司搭建自己的內部團隊去做內部產品」,應該是非常合情合理吧?

但若回到產品本身,公司如何定義這個「內部產品」就很重要。有些現在的外部產品,其實是從內部產品起家,比如企業通訊應用程式 slack、OKR 管理工具飛書 OKR,據說 JIRA、zendesk、trello 也都是如此。

「只給內部使用,專注符合內部需求」、「只給內部使用,後來意外發現有擴大成為 to B 產品的潛力」、「先給內部使用,但終極目標是成為 to B 產品」,這三種目標都很合理,但他們非常不同,對應的做法也很不同。

(1) 只給內部使用,專注符合內部需求:

  • 優點:團隊的目標清晰
  • 缺點:團隊可能較不易有成就感,因為市面上可能也有類似產品,會有種自己在重複造輪子的感覺

(2) 只給內部使用,後來意外發現有擴大成為 to B 產品的潛力:

這個情境比較算是無心插柳,並非刻意為之,所以優缺點得視時間而定。如果是內部使用時期,優缺點與上述類似。如果是後續擴大成為 to B 產品時期,優缺點則與下段類似。

(3) 先給內部使用,但終極目標是成為 to B 產品:

  • 優點:團隊較易被這種「挑戰性」與「產品潛力」驅動
  • 缺點:若初期沒有明確的產品目標,走到中期很容易迷失

在初期階段,這類產品必然先以符合內部需求為主。但要做到什麼程度呢?內部若有特別客製化的需求,產品應該要做嗎?如果想要推到外部,前期是否需要搭配行銷或業務團隊一起思考產品定位呢?當內部需求與市場分析結果不一致時,該以哪個為主呢?

這都是內部產品若想要轉型或想要「身兼」to B 產品時,很可能遇到的問題。

3. 難以界定產品成功指標

內部產品的北極星指標通常與「人」(DAU、註冊用戶、retention 等)或「錢」(轉換率、ARPU 等)無關,而是得滿足特定使用目標或「降本增效」。比如團隊在導入該產品後,省下多少手動時間、減少多少時間或人力的資源浪費、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縮短多少等。

然而,也有產品難以用這個方式定義其成功與否。比如:

  • design system:大家都知道若企業內部有一套 design system,設計與前端的工作效率會大幅提升、不用每次都從零開始做某個元件。但要怎麼衡量這個 design system 的成效呢 — — 是元件數量的覆蓋率?(但越多=越好嗎?且這個指標很容易成為數字有增無減的虛榮指標)該系統的使用率?(但如果是公司強制規定使用,使用率就是沒有意義的指標了)導入該系統後省下多少時間?(但誰會真的去計算使用該系統前,做一個畫面要多少時間呢?)
  • 通訊軟體:同上。內部之所以想自己做通訊軟體,可能是資安 + 效率 + 整合考量,但這幾個面向又該怎麼衡量呢?資安程度更像是技術指標,而非產品本身的北極星指標;效率也很難計算;能整合的系統數量容易淪為虛榮指標。
  • 考核工具:比起前兩者,考核工具重視的是「人資使用時的效率」與「考核結果的品質」。如果一味以效率為唯一指標,反而本末倒置。但又該如何控制品質呢?「品質」真的是產品本身作為平台時,能夠控制甚至優化的指標嗎?

上述這些都是內部團隊在制定指標時,很容易遇到的挑戰。

4. 多工的 PM

作為內部產品的 PM,很可能要身兼以下角色:

  • 客服:內部產品團隊不太可能有專門的客服人員,使用者若有問題,通常會直接找 PM。
  • 業務:PM 可能要背負「將內部產品推廣到其他部門、增進內部使用率」的目標與責任。
  • 行銷:內部產品團隊也沒有專職行銷人員,所以如果要從零到一規劃產品、產品上線或產品轉型等,PM 依舊是主要負責人。
  • Account manager:通常中文應該會翻譯為「客戶經理」,可以想像成是第一線面對企業客戶或需求端的角色。在內部產品團隊,人力有限且分工不講求精細的情況下,通常 PM 也會是和利益關係人(主要使用者的代表窗口)對接的角色。

像我負責的某個目標訂定工具產品,從用戶使用指南、上線後的內部宣傳、產品介面的文案,到近期的產品轉型規劃、協助其他事業體導入並試用該產品等,都是由 PM 一手完成。

5. 保持彈性、接受改變

不管是做什麼產品,許多公司對 PM 的軟技能要求之一就是 “Able to deal with ambiguity”,也就是要有處變不驚、面對模糊或全然未知的能力。

做 to C 產品時,自以為已經面對過什麼叫做「瞬息萬變」,畢竟消費者需求與市場趨勢變化萬千,這也使產品需求隨時都可能改變,只要需求一變,對應的作法與時程也會變。

但做了內部產品後,才知道不只這些,另外兩個會大幅影響 PM 工作效率與心情的變因就是「窗口」與「產品」本身。

我的同事到職一年多,對接的需求端已經換了不知道第幾個。好不容易跟第一個窗口混熟,終於搞懂對方的做事方式,也談定了下一季的需求,結果窗口突然離職。第二個窗口到職後,所有前置作業打掉重練,這份工作彷彿經歷過搬家,來到了全新的環境,還得面對全新的鄰居。過了幾週,需求終於再次喬好,但該團隊空降新主管,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做出一些成績,所以談好的需求再重來一次。

另一個同事花了大把精神做好某個產品,上線後不久,因應內部組織調整與政策變動,大老闆決定把這個產品砍掉。團隊得知後士氣低落,但對外只能說「階段性任務完成,產品功成身退」;私下聊起,大家也只能苦笑地想說:「當初規劃時,怎麼不先想清楚」。

結尾

綜合以上,身為內部產品的 PM,若要說優點,內部產品可能相對是一個穩定的團隊,畢竟是因應公司需求而生,所以公司在團隊在、公司倒團隊才倒。相較於其他外部產品線會因為虧損而直接滅組,內部產品團隊可能比較不容易有人員上的異動。

但當然這也只是「大致上」,如果碰上不景氣,人員縮減或凍結擴編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另外,如果做的不是太受老闆關注、老闆並非主要使用者的產品,發揮空間通常較大,PM 可以更不受限制地規劃方向與時程;但這個也一體兩面,畢竟老闆若不太關注,也可能代表 PM 較難爭取到對應的設計與開發資源。

至於缺點,上面應該說了不少,不再贅述。

最後,上述工作經驗一定無法 100% 代表所有網路公司的內部產品團隊,但應仍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畢竟每個案例都是充滿血淚的真人真事……。

相較於外部產品面對的是「市場」(大環境),內部產品顧名思義就是服務「內部」,內部產品既然得面對「公司」(人、政策),那就容易牽涉到公司本身的權力結構、位階、公司的營運政策與方向,因此,不少時候會需要做出(可能)與理性或商業思維沒那麼相符的決策。

不過,整體來說,個人認為做內部產品的 PM 和其他產品 PM 的核心能力並無太大落差,一樣要懂得思考方向、規劃產品、安排時程、調度人力,與人合作時也要重視團隊溝通、分工、發揮同理心、協調與談判。

這篇心得暨觀察文就先寫到這,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剛好也在做內部產品,歡迎留言分享或來信交流!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