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從台灣「南漂」到北緯一度的新加坡生活與工作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回顧前陣子的生活與心情狀態,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之前的〈[星生活筆記] 來到新加坡工作 5 個月後的心境變化〉和〈[星生活筆記] 新加坡生活&工作的第一個月〉。
今年一月回台灣過年,不少親朋好友都會關心我的新加坡生活,算一下也快兩年了(2021.05 至今),前一篇寫的是工作回顧,這篇就來寫寫生活上的心態轉變吧。
食
之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被迫 WFH,所以多了很多時間可以買菜煮飯。現在公司要求大家都得回公司,但我還是繼續買菜、煮飯,有時一天甚至會煮兩頓(一頓當天晚餐、一頓隔天午餐),因為公司附近的食物真的都吃膩了,加上外食成本越來越高,自己做的雖然不太好吃,但至少健康。週末就會去找餐廳或咖啡廳吃些好的,新加坡的異國美食很多,加上自己本來也沒有特別熱愛台灣食物,所以這部分倒是適應良好。
奇妙的是,今年一月回台灣後,會有一種「(因為台灣的薪資水準沒有這麼高,所以)台灣物價應該要比新加坡便宜」的預期心理,但台北物價總是不會讓人失望……根據個人經驗,新加坡的咖啡廳很少有低消限制,大致上 $10(台幣 200)就能吃到蠻好吃的甜點。
如果用薪資水準來看,在新加坡的薪資中位數遠超台灣(大概是台幣 9 萬 vs. 台幣 4 萬),但物價似乎越來越相去不遠,真的是很可怕。
衣
與其說「衣」,不如說「氣候」吧。還記得去年三月底回到台灣時,那陣子的台灣既陰暗又濕冷,室溫不到 20 度,當時我穿著輕羽絨外套跟新加坡的同事視訊開會,對方還很不解地問我:「台灣有這麼冷嗎?我看你整天都穿著大外套」,殊不知只是我怕冷,到了新加坡這個熱帶島國反而過得自在。
每個要來新加坡玩的朋友都怕這裡太熱,但其實新加坡綠化做得很好、建築物也有要求一定的棟距,所以基本上在室內還算通風,尤其一二月適逢雨季(印象中以往的雨季都是年底,每到雨季就真的是一整天都會下雨,不像平常只是午後雷陣雨),再加上我的租屋處後面有一大片樹林,晚上走在外面時,甚至會覺得有點微涼。
依舊沒有習慣的則是新加坡室內的超低溫空調。某個地鐵線與每一個購物中心真的非常冷,前往之前都要提醒自己帶著薄外套,不過新加坡人好像習慣了,繼續自在地穿著細肩帶、短褲、夾腳拖,彷彿冷氣 20 度才是最適宜的溫度。
曾聽過有人因為不適應新加坡的「季節感」而離開,畢竟一年皆夏,從照片中看不出春夏秋冬,人生完全失去時間感;要回想前幾個月吃了什麼、去了哪裡,也少掉很多情境作為線索,畢竟每天都可以吃火鍋,也每天都不適合吃火鍋。
在新加坡,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因為季節而做,也大概很少有人能夠記得去年夏天(常人認為的七八月)做了什麼事 — — 因為每天都是夏天、每張照片裡的自己都是短袖短褲。
然而,對於又怕冷又怕麻煩的我來說,反而很喜歡新加坡的「一年皆夏」。衣服只需要一個季節,靴子、厚外套、毛衣、圍巾都不用,衣櫥裡的衣服們、寢具、保養品都不用換季,也不用擔心早上太冷不想起床上班、晚上太冷不想洗澡。生活懶人如我,喜歡新加坡的夏天,讓一切變得更加俐落。
住
2022 年的新加坡疫情趨緩、終於解封,受益的是觀光業,間接受害的卻是新加坡的外來工作者,也就是我們這些租屋族。因為疫情期間許多社會住宅的建造進度延誤,加上解封後勞動力回流,新加坡的租屋市場需求猛爆性增加,租屋價格也是驚人成長。
2022 的 Q4 和 2023 的 Q1 尤其明顯,周圍的人都抱怨房租暴漲,少則 10%、多則 50%,有個朋友租了兩房一廳的房源,原本房租 $2,500(大約台幣 5 萬),最近租約到期,房東直接開口要漲到 $3,700(大約台幣 7.4 萬);也有同事是三人合租一整間三房一廳的公寓,原本總租金是 $3,000,房東獅子大開口要漲到 $6,000,他們馬上決定要搬家。這些故事當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這些並非個案……反正新加坡外來人口那麼多,房東根本不怕租不出去。
如果不租房,那買房呢?故事似乎即將變得比較和藹可親一些。
為了避免外國人炒房(可能也為了公平起見吧),外國人(非新加坡公民也非新加坡永久居民者,比如我這種拿工作簽證的外勞,在新加坡也算是外國人)不得購買新加坡政府組屋(社會住宅),若購買私人公寓也得外加 30% 左右的稅。
然而,只要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或者成為永久居民後,再進一步歸化為新加坡公民),便可以在符合特定條件下購買私人公寓(僅需外加 3% 左右的稅)或政府組屋。
從沒想過在台灣近乎沒有買房希望的自己,竟是到了別人的國家才看到買房計畫的曙光。真的很諷刺。事實上,我從沒覺得自己一定要買房,但仍會希望自己有選擇權,也就是可以自由決定要不要買、想不想買,而不是讓大環境逼得自己只能不假思索且無奈地回答「買不起」。
關於「住」,最後說說居住環境好了。許多人都說新加坡給人很「人工」、「刻意」的感覺,比如這個島上有許多人造綠林、人工蓄水池、填海造陸等。根據網路資料,新加坡的國土有 25%(四分之一)都是填海造陸而來,新加坡的樟宜機場也是填海造陸之後的產物。
至於綠化,這大概是因為新加坡位近赤道(北緯一度)、地形平坦、國土狹小,經濟開發與大自然難以兼顧,只好在城市裡瘋狂種樹,試圖在這高度發展的小島上塑造一些綠意。
所幸我的租屋地段還不錯,出門走 10 分鐘就能到森林步道(當然,步道也是人造的),每個晚上都在那邊散步。也因為附近有許多樹林,晚上明顯感受到很涼快。週末則是走 20–30 分鐘就能到海邊,勉強算是符合「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了吧。
相較之下,我在台北的住處前是大馬路、後是高架快速道路,綠意與悠閒盡失,也因為這樣,自己倒是很愛新加坡的「刻意綠化」。
中介狀態
整體來說,自己「習慣」新加坡甚於台灣,至於喜不喜歡?真的好難說。
一部份的我不喜歡新加坡在某部分的偏守舊想法(比如同性婚姻尚未合法化)、也不喜歡新加坡似乎想把人「樣板化」 — — 菁英主義、成績不好就被視為沒有好的未來、人長大了就是要結婚生子買房。
另一部份的我喜歡新加坡的平靜,有人說這小島很無聊、一成不變,但某方面來說,這讓人感受到了安穩。作為一個外國人,雖然在這裡沒有親人、少了很多朋友,但也少了一些人情壓力與束縛。
一部份的我不喜歡台灣政府的一些短視近利思維與政策、也不喜歡台灣的交通和越來越可怕的物價。
另一部份的我喜歡台灣超商的方便,在台灣的饞永遠都有解方。也喜歡台灣的海、台灣的山。畢竟在台灣生活了這麼久才飛出來,那些「第一人生」太難被取代。而在新加坡的時間還太短,甚至還無法將其稱之為「第二人生」。
但這些矛盾的想法,讓我一直有種自己「沒那麼新加坡」但也「沒那麼台灣」的抽離感。
在新加坡的每一天,聽著同事說最近新加坡又有什麼新政策、哪個地方的政府組屋快蓋好了、公積金規則有什麼改動,但目前自己還只是一個「外國人」,每一句話都聽得懂,但又覺得與自己無關。每每被問起「要不要申請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都覺得這還是很遙遠的事,也沒有認真思考過。
然而,另一方面,在新加坡的每一天,我都還是會滑社群軟體和新聞,隨時關心台灣時事,但畢竟人不在台灣、沒有第一手體會,對於民生或政策的感覺不比其他台灣人強烈。回台灣過年時,跟親朋好友相聚,聽著台灣朋友說著房貸要背好多年、最近買菜好貴、剛懷孕就在找託嬰中心等,自己彷彿只是個短暫到台灣旅遊的外國人,聽得很抽離。
自己對於「台灣人」這個身份與政治上的認同當然不變,但畢竟人不在家鄉,很多生活習慣和思維多少會被星國改變。才在新加坡生活不到兩年(而且中間還回飛回台灣兩次),回家時竟然已能感受到「反文化衝擊」的力量。比如:過馬路不知道看哪邊(新加坡是右駕、台灣是左駕)、電扶梯站錯邊(新加坡站左邊、台灣站右邊),不知道更久以後,回家時會不會更不適應其他事情。
上面說了很多新加坡的好,但當然新加坡也不是樣樣好,或許我只是太習慣用放大鏡檢視自己的家鄉,並且帶有一種求好心切的期待感,難免就會變得比較苛刻吧?但當然我還是會樂觀期待,某天跟其他國家的同事聊起台灣時,不需再抱怨上面那些我不喜歡的台灣人事物……。